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胶体悬液英文解释翻译、胶体悬液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colloid suspension; suspensoid

分词翻译:

胶体的英语翻译:

colloid
【化】 colloid; reuuber matrix; rubber mass; rubber matrix
【医】 colloid

悬液的英语翻译:

【医】 suspension

专业解析

胶体悬液(colloidal suspension)是指一种由直径介于1纳米至1微米的固体微粒均匀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形成的多相体系。这类分散体系既不同于分子溶液(粒径小于1纳米),也区别于粗分散体系(如悬浮液或乳浊液)。胶体悬液的稳定性依赖于微粒表面的电荷排斥作用或吸附高分子聚合物形成的空间位阻效应。

从汉英词典角度解析,该术语对应英文"colloidal suspension",其中"colloidal"源自希腊语"kolla"(胶水),描述物质介于溶液与悬浮液之间的中间态。其核心特性包括:

  1. 丁达尔效应:当光束穿过时产生可见光路,由微粒对光的散射引起;
  2. 布朗运动:微粒在介质中的无规则运动,源于溶剂分子碰撞;
  3. 电泳现象:带电微粒在外加电场中定向移动,证明其表面电荷分布。

在医药领域,胶体悬液常用于药物递送系统,如纳米银抗菌制剂;食品工业中则应用于稳定剂(如巧克力中的可可颗粒分散)。胶体悬液的沉降速度可通过斯托克斯定律计算: $$ v = frac{2r(rho_p - rho_f)g}{9eta} $$ 式中$v$为沉降速率,$r$为微粒半径,$rho$为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eta$为介质粘度。

(参考来源:1.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2. ScienceDirect物质科学数据库;3. 美国化学会《化学与工程新闻》;4. Springer《胶体与界面科学原理》)

网络扩展解释

胶体悬液(又称胶体分散体或溶胶)是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纳米之间的多相不均匀分散体系,属于胶体的一种类型。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胶体悬液由分散质(固体颗粒或液滴)和分散介质(液体)组成,其分散质以多分子聚集体的形式存在,形成非均相体系。例如,氢氧化铁胶体属于此类。

2.关键特性

3.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类型 分散质粒径 均一性 实例
真溶液 <1 nm 均相 盐水、糖水
胶体悬液 1-100 nm 非均相 金溶胶、Fe(OH)₃胶体
悬浊液 >100 nm 非均相 泥浆、石灰乳

4.实际应用

胶体悬液广泛用于医药、材料科学等领域。例如,纳米药物载体利用胶体悬液的稳定性实现靶向给药。

如需进一步了解胶体的分类(如亲液胶与疏液胶)或其他性质,可参考化学教材或专业资料。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