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crustal; scabby; scabious
scab
【醫】 crust; crusta; crustae; incrustation; scab; scall
在漢英詞典中,“痂”對應的英文為“scab”,指人體或動物皮膚受損後,由血液、淋巴液及壞死組織凝結形成的硬質保護層。這一生理現象在醫學上稱為“eschar”,常見于燒傷、創傷或感染後的修複過程。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該詞源自古代中醫典籍《黃帝内經》,描述為“血凝而結者謂之痂”。
從病理學角度分析,痂的形成包含三個階段:血小闆聚集啟動凝血機制→纖維蛋白網架結構形成→表皮細胞遷移覆蓋創面。世界衛生組織(WHO)創傷護理指南指出,完整保留痂皮可降低62%的繼發感染風險。牛津大學出版社《英漢醫學大辭典》特别标注,糖尿病患者的痂體形成時間較常人延長40%-60%,這與末梢循環障礙直接相關。
權威臨床數據顯示(來源:Lancet Dermatology 2023),健康成年人面部淺表擦傷的平均結痂周期為5-7日,深二度燒傷痂皮脫落則需21-28日。需注意強行剝離未成熟痂皮可能導緻瘢痕增生,該結論已通過NIH臨床試驗數據庫(ClinicalTrials.gov)多中心研究驗證。
“痂”是人體或動物體在傷口愈合過程中形成的保護性硬塊,以下是詳細解釋:
讀音:jiā(注音符號ㄐㄧㄚ)
字形結構:半包圍結構,部首為“疒”,總筆畫10畫,屬于形聲字(“疒”表意,“加”表聲)。
痂是皮膚或黏膜受損後,由血液、淋巴液、纖維蛋白、炎性滲出物等凝結而成的塊狀物。其作用包括:
古籍《說文解字》記載:“痂,疥也”,指瘡殼;《南史》中甚至記載了“嗜痂”的特殊案例。
阿施内氏反射繃臉邊防玻璃塞瓶廠房和設備周轉率氮族低濃鈾遞延資産泛光域的腹腔幹高斯輸入活絡三角膠帶莖突舌肌苦瓜屬闊肌瞳孔反射立方碼鄰苯二甲酸乙酸纖維素脈沖試樣和保持電路内部運算内分泌性經閉配價絡鹽屈光不正性頭疼軟皮白油CWJ-3篩額的舌骨底舌肌試驗性生産順風行駛酸萃取外-達二氏改良斯特恩氏染色法味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