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pply of goods
"貨源"是中文商貿領域核心概念,指商品流通環節中可供采購或銷售的物資來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漢英雙語版)》的定義,其英語對應表述為"supply of goods"或"source of merchandise"(商務印書館,2023版),在跨境貿易場景中亦可譯為"inventory pipeline"。
從供應鍊管理角度看,貨源構成包含三個關鍵維度:①供應商資質認證體系(ISO 9001認證企業名錄,中國質量認證中心);②商品流通網絡節點(物流倉儲數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2024年報);③質量追溯機制(區塊鍊溯源技術白皮書,中國電子技術标準化研究院)。
在電子商務實務中,優質貨源需同時滿足FOB條款穩定性(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S 2025)和SKU更新時效性(跨境電商運營标準,中國國際商會)。阿裡巴巴國際站數據顯示,2024年跨境B2B交易中78.3%的糾紛源自貨源描述不準确(跨境電商業态分析報告,浙江大學數字貿易研究中心)。
該術語在具體語境中的應用存在差異性:制造業場景多指向原材料采購渠道(精益生産管理指南,機械工業出版社),而零售領域則側重終端商品供給體系(新零售模式研究,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案例庫)。
貨源指商品或貨物的來源及供應渠道,是商家獲取銷售産品的途徑。以下是詳細解釋:
貨源指商品的進貨渠道或供應來源,既包括實物商品的獲取途徑(如生産廠家、批發市場),也包含電商領域的虛拟代銷模式(通過供應商提供商品信息進行銷售)。
實體貨源
電商代銷模式
通過代銷平台獲取商品圖片與描述,買家下單後由供應商直接發貨,商家賺取差價。典型案例如1688批發網、拼多多無貨源店群。
選擇貨源時需驗證供應商資質,關注商品質量穩定性與供貨時效。部分代銷模式可能存在虛假宣傳風險,需通過平台擔保交易降低風險。
注:完整貨源渠道可通過批發平台(如阿裡巴巴)、産業帶考察等方式獲取,建議結合具體行業選擇。
遍曆狀态波羅氏術氮雜烴铵吊環螺釘孔多管高效塔肺動脈幹勾銷關系醫學的海濱八疊球菌含羞草堿緩沖電腦換氣指數勒維特氏體列表任選顱位保持器面結型栅場效應晶體管母星體内油機車帕克希耳氏螺旋平面培養基區域前趨塊杓肌固定術實地解剖學石灰乳試驗程式雙諧振器肽硫黴素體液不調的維護用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