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物殘損單英文解釋翻譯、貨物殘損單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broken and damage cargo list
分詞翻譯:
貨物的英語翻譯:
bale; cargo; goods; invoice; ware
【經】 articles of merchandise; bale; commodity; gear; good; goods
merchandise; wares
殘的英語翻譯:
incomplete; remnant
損的英語翻譯:
caustic; damage; decrease; harm; lose; mean
單的英語翻譯:
odd; single
【醫】 azygos; mon-; mono-; uni-
專業解析
貨物殘損單(Cargo Damage Report / Exception List)是國際貿易、物流運輸和倉儲環節中至關重要的單證文件,用于詳細記錄貨物在運輸、裝卸或存儲過程中發現的殘損、短缺或異常情況。其核心作用在于明确責任劃分,并為後續的保險索賠或責任追償提供法定依據。
一、核心定義與功能
- 客觀記錄:由收貨人、承運人、港口/倉庫理貨員或獨立檢驗機構共同或分别籤署,如實記載貨物包裝破損、内容物損壞、數量短缺、水漬、污染等具體狀況。
- 責任界定依據:作為劃分貨物損壞或滅失責任的關鍵證據,區分是承運人運輸責任、裝卸公司操作責任、倉儲方保管責任還是發貨前即存在的原殘。
- 索賠基礎文件:收貨人憑此單向責任方(承運人、保險公司等)提出索賠,是保險理賠不可或缺的支撐文件。
二、漢英術語解析
- 貨物殘損單 (Huòwù Cánsǔn Dān):
- 貨物 (Huòwù): Cargo, Goods。
- 殘損 (Cánsǔn): 指物品的殘破 (Damaged/Broken) 和損失 (Loss/Shortage)。強調貨物物理狀态的損壞或數量的缺失。
- 單 (Dān): List, Report, Note。指一種記錄信息的表單或文件。
- 英文對應詞:
- Cargo Damage Report: 最常用譯法,直指“貨物損壞報告”,突出對損壞狀況的記錄。
- Exception List: 常見于海運提單交接,指在接收貨物時發現的與提單記載不符 (Exception) 的情況(包括損壞、短缺等)清單。
- Outturn Report (Discrepancy Report): 側重于貨物卸船/交付時的實際狀況報告,尤其記錄與提單描述不符之處。
- Damage and Shortage Report: 更具體地指明報告内容包括損壞和短缺兩部分。
三、關鍵内容要素
一份有效的貨物殘損單通常包含以下信息:
- 基本信息: 船名航次 (Vessel/Voyage No.)、提單號 (B/L No.)、集裝箱號 (Container No.)、封志號 (Seal No.)、貨物名稱 (Description of Goods)、收貨人 (Consignee)、裝卸港口/地點 (Port of Loading/Discharge)。
- 殘損詳情:
- 殘損貨物件號/唛頭 (Mark & No. of Damaged Packages)。
- 殘損類型 (Nature of Damage): 如破損 (Broken)、變形 (Deformed)、鏽損 (Rust)、水濕 (Wet by Water)、油漬 (Oil Stained)、污損 (Contaminated)、短缺 (Shortage)、丢失 (Missing) 等。
- 殘損程度與數量 (Extent of Damage & Quantity): 如包裝破損數量、内裝物損壞數量、具體短缺數量。
- 殘損原因初步判斷 (Probable Cause of Damage): 如裝卸不當 (Improper Handling)、包裝不良 (Insufficient Packing)、水漬 (Water Damage)、擠壓 (Crushed) 等。
- 殘損貨物照片 (Photographic Evidence)。
- 籤署确認: 由現場相關方(收貨人代表、承運人代表、理貨公司、碼頭/倉庫代表等)籤字确認,注明籤署日期和時間。
四、重要性與應用場景
- 保險理賠: 是向保險公司證明保險标的(貨物)發生承保範圍内損失的直接證據。
- 承運人責任: 在承運人責任期間發生的貨損,是收貨人向承運人索賠的依據。
- 貿易糾紛解決: 在買賣雙方之間,有助于界定損失發生在哪個環節(如裝運前、運輸中、目的港卸貨後),明确是賣方責任還是運輸風險。
- 理貨與倉儲交接: 港口、倉庫在接收或交付貨物時,用于明确交接時的貨物狀态和責任轉移點。
權威參考來源:
- 《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s®): 由國際商會制定,定義了買賣雙方在貨物交接過程中的風險、責任和費用劃分點。理解不同術語下貨物殘損風險轉移的時點,對判斷誰應負責處理殘損單至關重要。
-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對承運人的責任期間、免責事項以及索賠程式有明确規定,貨物殘損單是行使索賠權利的重要文件。
- 國際貨運标準操作流程: 各大航運公司、港口碼頭、國際貨運代理協會的标準操作流程均對貨物殘損單的籤發和處理有詳細規定。
網絡擴展解釋
貨物殘損單是國際貿易和物流運輸中的重要文件,主要用于記錄貨物在卸貨過程中發現的殘損情況。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性質
貨物殘損單(Broken and Damaged Cargo List)是卸貨完成後,由理貨人員根據現場發現的貨物破損、水濕、滲漏、黴爛、生鏽、彎曲變形等情況編制的單據。該單據需經船方籤認,作為貨物交接和後續索賠的原始依據。
二、核心作用
- 責任劃分:記錄貨物殘損的實際情況,幫助船方、港方及貨主明确責任歸屬。
- 索賠依據:為收貨人向承運人、保險公司等提出索賠提供原始證據。
- 檢驗參考:商檢部門可依據此單對殘損貨物進行檢驗和公證。
三、填寫與内容
- 編制流程:由理貨組長彙總卸貨現場的原始記錄(如貨物原殘、混裝、裝卸過程問題等)編制而成。
- 關鍵信息:
- 貨物名稱、标志、包裝;
- 殘損類型及程度(如破損面積、污染範圍等);
- 受損數量及在貨堆中的具體位置;
- 初步責任分析(如裝卸不當、包裝缺陷等)。
四、與其他文件的區别
- 與殘損檢驗證書對比:貨物殘損單僅記錄運輸和裝卸過程中的實際殘損情況,而殘損檢驗證書是經專業機構檢驗後出具的索賠法律文件。
- 與貨物溢短單對比:溢短單記錄數量差異(多卸或少卸),殘損單則聚焦質量損壞。
五、注意事項
- 及時性:需在卸貨完成後立即編制并籤字确認,避免證據失效。
- 準确性:描述殘損時需具體量化(如“外包裝破損30cm×20cm”),避免模糊表述。
如需查看完整信息,可參考MBA智庫百科及鐵路網等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辦公室保險費半字減辯護制度并腿畸胎超重元素杵臼疝帶法律諺語發展中國家個人所得總額功能分配光動繼電器壞疽性天疱瘡化學滅菌法莰非啶浪漫化理工學院邏輯乘米-古二氏偏癱歐薄荷油平版印刷紙破産條款弱币乳突膿腫生成函數聲音效應濾波器收縮蛋白算術家速位函數通道排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