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物殘損報告單英文解釋翻譯、貨物殘損報告單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damaged cargoreport
分詞翻譯:
貨物的英語翻譯:
bale; cargo; goods; invoice; ware
【經】 articles of merchandise; bale; commodity; gear; good; goods
merchandise; wares
殘的英語翻譯:
incomplete; remnant
損的英語翻譯:
caustic; damage; decrease; harm; lose; mean
報告的英語翻譯:
report; bulletin; information; lecture; speech; account; talk
【計】 report
【醫】 report
【經】 reporting
單的英語翻譯:
odd; single
【醫】 azygos; mon-; mono-; uni-
專業解析
貨物殘損報告單(Cargo Damage Report),在國際貿易、運輸及保險領域,是指當貨物在運輸、裝卸或儲存過程中發生損壞、短缺、變質或其他形式的殘損時,由相關方(如收貨人、檢驗機構、承運人或其代理人)正式記錄和描述貨物實際受損情況及其原因的書面文件。它是對貨物狀态偏離完好交付标準的客觀記錄,是後續索賠、責任劃分和保險理賠的關鍵依據。
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對其核心含義進行詳細解釋:
-
中文術語與核心概念:
- 貨物 (Huòwù): 指被運輸、交易的商品或物品。
- 殘損 (Cánsǔn): 指貨物遭受的物理損壞(如破碎、變形、污染)、數量短缺、質量變質(如腐爛、受潮、生鏽)等導緻其價值或使用價值降低或喪失的狀态。
- 報告單 (Bàogào Dān): 一種格式化的單據或文件,用于系統性地記錄和報告特定事件或情況的信息。
- 綜合含義: 這是一份專門用于報告貨物在物流環節中發生的非正常狀态(殘損) 的正式單據。它詳細記載了受損貨物的信息、受損程度、發現時間地點、可能原因及責任方初步判斷等。
-
英文對應術語與解釋:
- Cargo Damage Report (CDR): 這是最直接和常用的英文翻譯。
- Cargo: Goods carried by a ship, aircraft, or other large vehicle. (貨物)
- Damage: Physical harm caused to something in such a way as to impair its value, usefulness, or normal function. (損壞)
- Report: An account given of a particular matter, especially in the form of an official document, after thorough investigation or consideration. (報告)
- 其他常見英文表述:
- Damage Report: 更通用的損壞報告,常特指貨物損壞時也等同于 Cargo Damage Report。
- Inspection Report (noting damage): 由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若發現殘損,其核心内容即構成貨物殘損報告。
- Exception Report: 指在交付貨物時,記錄與提單或運單描述不符之處(包括殘損)的報告。
- Outturn Report: 在卸貨港記錄貨物實際卸下狀态(包括完好和殘損情況)的報告。
- Survey Report: 由專業檢驗人(Surveyor)出具的詳細檢驗報告,是貨物殘損報告的一種高級和權威形式。
-
報告單的核心内容與作用:
- 客觀記錄: 真實、詳細地描述貨物受損的具體部位、程度、數量(如多少箱破損、多少件短缺、污染面積等)。
- 原因分析: 記錄發現殘損時的環境、包裝狀況、運輸工具狀況等,初步分析可能的原因(如野蠻裝卸、包裝不當、水濕、擠壓、偷竊等)。
- 責任判定依據: 作為劃分承運人、港口、托運人、收貨人或保險公司責任的重要原始證據。報告通常會要求相關方(如承運人代表)現場籤認。
- 保險理賠基礎: 是貨主或收貨人向保險公司提出索賠時必須提供的關鍵文件之一,用于證明損失的發生和程度。
- 索賠憑證: 是貨主向責任方(如船公司、貨運代理)提出索賠的正式依據。
- 防止損失擴大: 及時報告有助于采取必要措施(如分揀、修理、重新包裝)防止損失進一步擴大。
-
使用場景:
- 在目的港卸貨時發現貨物有可見損壞或外包裝異常。
- 在倉庫開箱檢驗時發現貨物内部損壞或短缺。
- 在運輸途中發生事故(如碰撞、火災、水淹)後。
- 貨物交付給最終收貨人時發現異常。
權威性參考來源依據:
- 國際商會(ICC)《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S® 2020): 該規則雖不直接定義報告單,但明确了買賣雙方在風險轉移點之後對貨物狀況進行通知和提供證據的義務(如CIF、CFR、FOB等術語下買方發現貨物不符時的通知義務)。貨物殘損報告單是履行此義務的核心文件。 (概念依據:風險轉移與通知義務)
-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關于海運提單和貨物交付的文件: 強調承運人應在交付貨物時,與收貨人共同檢查貨物狀況,如有損壞或滅失,應編制聯合檢查報告或批注,這實質上就是貨物殘損報告單的核心功能。 (概念依據:貨物交付與狀況檢查)
- 國際海事組織(IMO)《國際海上危險貨物運輸規則》(IMDG Code): 對于危險貨物運輸,如發生洩漏、包裝破損等事故,必須立即報告并詳細記錄,相關報告要求與貨物殘損報告單性質一緻。 (特定貨物報告要求)
- 标準保險條款(如倫敦保險人協會貨物保險條款 - ICC (A/B/C)): 這些條款規定被保險人在風險發生時(如貨物受損)有義務立即通知保險人,并提供證明損失程度和原因的文件。貨物殘損報告單是滿足此要求的最基礎文件。 (保險理賠依據)
網絡擴展解釋
貨物殘損報告單是記錄貨物在運輸、裝卸或倉儲過程中發生殘損情況的正式文件,主要用于責任劃分、索賠和檢驗鑒定。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核心定義
貨物殘損報告單(Damage Cargo Report)是一種由理貨人員或獨立檢驗機構編制的書面證明,記載貨物因物理損壞(如撞擊、滲漏、黴變等)導緻的殘損狀态。它通常在卸貨過程中或貨物交接時制作,需經船方、港方或相關責任方籤認。
二、主要作用
- 責任劃分:作為船方、港方和貨方交接貨物的憑證,明确殘損發生環節;
- 索賠依據:收貨人可憑此單向責任方(如船公司)提出賠償要求;
- 檢驗基礎:商檢部門依據該報告單進行殘損鑒定并出具公證書。
三、内容要點
- 基本信息:船名、航次、裝卸港、貨物名稱及包裝等;
- 殘損描述:損壞類型(如彎曲、水漬)、數量、位置及可能原因;
- 責任确認:需船方大副或理貨組長籤字确認。
四、與相關文件的區别
- 貨物殘損單:側重卸貨時的現場記錄,由理貨人員彙總編制;
- 檢驗報告:由獨立第三方檢驗機構出具,用于深度鑒定殘損原因及程度。
如需具體案例或法律流程,可參考權威來源如(MBA智庫)或(檢驗機構規範)。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阿爾貢超級溫度計程式卡片傳輸型頻率計磁心排帶基的電感耦合等離子體電機械頻率計耳石的飛行員符號順序複染色觀測還原輔酶戶長鑒定證人及普通證人頰咽肌縫價值論聚山梨醇酯八十淋巴三角顱底内面膜式壓縮機爬下去甲二氫愈創木酸熱壓台色譜擴散項伸肌沖出反射樹脂結合劑娑羅雙樹特别海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