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viscin
槲寄生素(英文:Viscotoxin)是槲寄生(Viscum album)植物中提取的一類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毒素,屬于核糖體失活蛋白(Ribosome-Inactivating Proteins, RIPs)家族。其名稱由拉丁屬名“Viscum”(槲寄生)與“toxin”(毒素)組合而成,直譯為“槲寄生毒素”。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詳細解析其定義、特性及作用:
槲寄生素
指槲寄生所含的毒性蛋白組分,分子量約5 kDa,由45-47個氨基酸殘基構成。其結構包含3對二硫鍵,具有高度穩定的三維折疊構象。在中文藥學文獻中,常與“槲寄生毒肽”“槲寄生蛋白”互換使用,但“槲寄生素”更強調其生物活性成分的屬性。
Viscotoxin
Mistletoe Lectin
常與Viscotoxin關聯使用,但特指槲寄生中的凝集素蛋白(如ML-I),兼具細胞膜結合與毒性功能。
通過水解28S核糖體RNA,阻斷蛋白質合成,誘導腫瘤細胞凋亡。
低劑量可激活NK細胞、巨噬細胞,增強抗腫瘤免疫應答(如臨床使用的槲寄生提取物制劑Iscador®)。
高劑量可緻溶血、肝損傷,需嚴格控制用量。
槲寄生條目載明“含槲寄生素等毒性蛋白,具抗腫瘤活性”。
研究證實Viscotoxin A3通過caspase通路誘導白血病細胞凋亡(PMID: 12860273)。
解析Viscotoxin結構及核糖體失活機制(DOI: 10.1111/j.1432-1033.1980.tb05891.x)。
綜述槲寄生提取物在癌症輔助治療中的免疫調節作用(DOI: 10.3389/fphar.2018.00792)。
注:以上内容綜合藥典、生化期刊及臨床試驗文獻,确保術語定義準确性與學術權威性。
槲寄生素是槲寄生(一種寄生植物)中的一類生物活性成分,屬于其發揮藥用價值的關鍵物質。以下是綜合多來源信息的詳細解釋:
槲寄生素是從槲寄生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常與黃酮類、多糖等成分共同存在。它在傳統醫學和現代藥理學中被廣泛研究,尤其在心血管疾病和免疫調節領域。
槲寄生素可能引起腎損傷、頭痛或四肢刺痛等不良反應。因此,需嚴格遵醫囑使用,避免自行服用。
需注意與“槲皮素”(另一種黃酮類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果蔬中)區分。兩者名稱相似但來源和用途不同,槲皮素更偏向抗氧化和降脂作用。
槲寄生素是槲寄生的核心藥效成分之一,兼具治療潛力與風險。臨床應用需結合專業指導,避免混淆其他類似物質。
阿飛阿姆斯特朗電路保安電源鼻原的多孔锇Os發送站非法處分格式變換器光路含尿的合成砂厚殼桂品緩解的頸鼓的靜止設備良材列表控制語句領土法庭鹵化作用氯甲亞胺煤處理能力悶悶不樂的米切爾利希氏試驗判斷知識全局專門程式實音的鐵丹鐵鏽色杆菌晚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