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assembler list
collection; compilation; compile; corpus
【計】 A; assemble; assembling
【經】 compilation
export; output
【計】 output; out-fan
【化】 export; output; turnout
【經】 export; exports
rota; surface; table; watch
【計】 T
【化】 epi-
【醫】 chart; meter; sheet; table
【經】 schedule
在計算機編程與系統設計領域,"彙編輸出表"(Assembly Export Table)指由彙編器或鍊接器生成的結構化數據表,用于記錄程式模塊中可被外部調用的函數或變量地址。該表通常以二進制形式嵌入可執行文件(如Windows的PE格式或Linux的ELF格式),其核心作用包括:
符號映射:建立函數名與内存地址的對應關系。例如微軟PE文件格式中的導出目錄表(Export Directory Table),存儲着DLL文件的導出函數列表,支持動态鍊接庫的跨模塊調用。
重定向機制:在靜态鍊接過程中,GNU工具鍊的鍊接描述文件(Linker Script)通過維護輸出表,解析不同目标文件間的符號引用關系,實現地址重定位。
調試支持:包含符號調試信息的輸出表結構,如DWARF調試格式中的.debug_info段,為反彙編器和調試器提供符號級分析依據。
該術語在不同語境下的具體實現存在差異:Windows平台采用IMAGE_EXPORT_DIRECTORY數據結構定義導出表,而UNIX系系統通過ELF格式的.dynsym段實現類似功能。在編譯原理中,輸出表生成屬于符號解析(Symbol Resolution)階段的關鍵步驟,直接影響最終二進制文件的鍊接效率和内存布局。
關于“彙編輸出表”的解釋,需要結合彙編語言和反彙編工具的使用場景來分析:
基本定義
典型結構 反彙編輸出的表格一般包含以下列:
0000000000000000
)48 c7 c0 01 00 00 00
)mov $0x1,%rax
)符號表特性
在未鍊接的目标文件中(如的main.o
示例),符號地址是未确定的臨時值,需通過鍊接過程修正。符號表會記錄全局函數、變量等符號的地址映射關系。
應用場景
注:若需查看具體反彙編輸出示例,可參考中的objdump -d main.o
命令執行結果。
膀胱臍尿管的鼻骨丙吡西平補救途徑齒輪系雌烷電源撥換替續器惡臭埃希氏杆菌發熱與寒戰合股投資壞死胺滑件化學抵抗力貨物吞吐量建交教育立法加氧酶畸變晶體計數器集中式管理聚苯胺苦扁桃仁水偏移地址清潔提單趨觸性熔管食品費帳單碳基糊填焊金屬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