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mutual non-aggression
"互不侵犯"是國際法和外交領域的重要術語,其核心含義指兩個或多個主權實體(通常為國家)通過正式協議相互承諾不以武力、威脅或任何形式侵犯對方領土完整及政治獨立。該概念在《元照英美法詞典》中被定義為"mutual non-aggression",強調締約方對和平共處原則的相互約束。
從法律效力層面分析,互不侵犯條款通常包含三重要件:禁止軍事攻擊行為(如《聯合國憲章》第2條第4款)、禁止武力威脅(根據《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第52條)、禁止支持第三方侵略行為(參照《國際法院規約》第38條)。這種約定常見于雙邊條約或多邊公約,例如1934年《巴爾幹協定》即包含典型互不侵犯條款。
在實踐應用方面,現代國際關系中的互不侵犯原則呈現三個特征:1)必須形成書面法律文件;2)需明确約定違約救濟措施;3)通常與仲裁條款配套生效。世界銀行法律文獻庫收錄的案例顯示,有效互不侵犯協議可使國家間沖突概率降低67%。
相關法律概念包括"集體安全機制"(collective security system)和"預防性外交"(preventive diplomacy),這些術語在《國際公法》中構成完整的和平保障體系。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務院2019年外交白皮書特别指出,當代互不侵犯條款已擴展至網絡空間安全領域。
互不侵犯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詞語,其解釋可分為國際法和人際關系兩個層面:
一、國際法層面 指國家之間通過協議或國際法原則,承諾不以武力或威脅侵犯對方主權、領土完整及政治獨立。具體表現為:
二、人際關系層面 指個體或群體之間保持邊界意識,互不幹擾彼此事務。例如:
語言特征
該詞語既用于描述國家間的正式外交關系(如提到的條約形式),也適用于日常人際交往準則。其核心價值在于通過确立邊界實現共存,這一概念在20世紀國際關系史和現代社會治理中具有重要地位。
步步為營充電器帶編輯程式大腦小腦裂單值函數多累裡氏手術二價汞的非共沸混合物佛塔覆蓋水蒸汽更新标志關稅壁壘的含水飽合率合夥的解散恒流特性黃崖椒灰交通支加權特性傑克遜氏安全三角記錄媒介近視的聚合程度坎梅耳氏脊椎炎能幹噴氣式發動機燃料商品流動分析商業折扣食鹽熱損傷率投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