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寰椎側塊英文解釋翻譯、寰椎側塊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massa lateralis atlantis

分詞翻譯:

椎的英語翻譯:

vertebra

側的英語翻譯:

side
【醫】 latero-; latus

塊的英語翻譯:

lump; agglomeration; clump; dollop; loaf
【計】 B; block
【醫】 block; lump; mass; massa

專業解析

寰椎側塊(Lateral Mass of Atlas)

定義與位置

寰椎(Atlas)是第一頸椎(C1),呈環狀結構,其兩側的厚實骨質部分稱為“側塊”。作為寰椎的核心支撐結構,側塊上接枕骨髁、下連樞椎(C2),構成寰枕關節與寰樞關節的力學樞紐。

解剖特征

  1. 關節面分布:
    • 上關節面:凹陷,與枕骨髁形成寰枕關節,支撐頭部屈伸運動。
    • 下關節面:平坦,與樞椎上關節面構成寰樞關節,主導頭部旋轉功能。
  2. 骨性标志:側塊内部含松質骨,外部為皮質骨包裹,其橫突孔容納椎動脈穿過,為腦部供血關鍵通路。

功能與臨床意義

權威參考文獻

  1. 《格氏解剖學》(Gray's Anatomy):

    詳述寰椎側塊的胚胎發育、形态學及毗鄰神經血管結構(見第41版“脊柱與脊髓”章節)。

    來源:Elsevier出版

  2. 《系統解剖學》中文教材(人民衛生出版社):

    定義側塊為“寰椎兩側骨質增厚部”,強調其在頸椎運動鍊中的核心地位。

    來源:人衛社《系統解剖學》第9版

  3. 美國國立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

    生物力學研究證實側塊骨密度分布與螺釘固定強度直接相關(見文獻PMID: 12590215)。

    來源:NCBI數據庫

注:因平台限制無法提供直接鍊接,建議通過學術數據庫(如PubMed、知網)檢索上述文獻來源獲取全文。

網絡擴展解釋

寰椎側塊是人體第一頸椎(寰椎)的核心結構,具有獨特的解剖特點和功能。以下是綜合多個醫學資料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寰椎側塊位于寰椎兩側,是連接前弓與後弓的骨質增厚部分。作為寰椎的主要承重結構,它替代了普通頸椎的椎體功能,支撐頭部重量并傳遞至樞椎。

二、解剖結構特點

  1. 關節面構成

    • 上關節面:凹陷的腎形結構,與枕骨髁形成寰枕關節,實現頭部“點頭”運動。
    • 下關節面:圓形微凹,與樞椎上關節面組成寰樞外側關節,主導頭部旋轉功能。
  2. 特殊附着結構

    • 内側有橫韌帶附着點,固定齒狀突并分隔椎管,前方容納齒狀突,後方保護脊髓。
    • 後方存在椎動脈溝,供椎動脈和枕下神經通過。

三、功能與臨床意義

  1. 生物力學功能
    作為頭頸運動支點,側塊關節面角度影響寰枕關節屈伸(約15°)和寰樞關節旋轉(約47°)。

  2. 臨床關聯性

    • 側塊骨折占上頸椎損傷的50%,易發于前/後弓與側塊連接處。
    • 位移可能導緻神經壓迫(如手臂麻木)或椎動脈供血異常。
    • 3D影像顯示側塊形态變異與退行性頸椎病存在相關性。

四、影像學特征

CT三維重建可見側塊呈不規則立方體,平均高度約15mm,寬度約20mm,内傾角約23°,這些參數對椎弓根螺釘置入有重要參考價值。

(注:以上内容整合自解剖學課件、3D醫學動畫資料及臨床研究等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布洛克超微結構代償性呼吸膽鹽單元複合體多糖乳方式變換分泌上皮細胞弗-格二氏法過來鼓室内的黃膚者活動邊框階次差規則積分方程式聚變反應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單棕榈酸酯來散三八四榴彈每個人硼氟酸铵溶液平鞭毛蟲類清锉具輕型的熱浸塗可剝塗層四功能科學用計算機跳蛙遊戲同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