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鼓室内的英文解釋翻譯、鼓室内的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entotympanic; intratympanic

分詞翻譯:

鼓室的英語翻譯:

【醫】 cavum tympani; drum; ear drum; eardrum; middle ear; tympanum

内的英語翻譯:

inner; inside; within
【醫】 end-; endo-; ento-; in-; intra-

專業解析

鼓室内的(intratympanic) 是一個解剖學術語,特指位于鼓室(tympanic cavity) 内部的結構、空間或過程。鼓室是中耳的核心部分,是一個位于颞骨内、充滿空氣的不規則小腔,介于外耳道底部的鼓膜與内耳的外側壁之間。

其詳細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理解:

  1. 解剖位置與範圍:

    • 鼓室内的結構或空間均嚴格限定在鼓室腔的邊界之内。其外側壁主要由鼓膜構成,内側壁與内耳(耳蝸)相鄰,包含前庭窗(卵圓窗)和蝸窗(圓窗)。上壁(鼓室蓋)與顱中窩相隔,下壁鄰近頸靜脈球,前壁有咽鼓管開口通向鼻咽部,後壁通向乳突氣房。
    • 因此,“鼓室内的”精确指代位于這個由骨壁和膜性結構圍成的特定腔隙内部的一切。
  2. 主要包含的結構:

    • 聽小骨鍊(Ossicular chain): 這是鼓室内最核心的結構,由三塊聽小骨組成:錘骨(malleus)、砧骨(incus)和镫骨(stapes)。它們相互連接形成杠杆系統,負責将鼓膜的振動傳遞至内耳的前庭窗。
    • 聽骨韌帶與肌肉: 包括鼓膜張肌(tensor tympani muscle)和镫骨肌(stapedius muscle),以及固定聽小骨的韌帶(如錘骨韌帶、砧骨韌帶)。這些結構對聲音傳導有調節作用(如聲反射)。
    • 黏膜與皺襞: 鼓室内壁覆有黏膜,并形成一些皺襞,将鼓室分為若幹間隙(如上、中、下鼓室)。
    • 神經: 鼓室叢(tympanic plexus)位于鼓岬表面,由舌咽神經鼓室支(Jacobson's nerve)和頸内動脈交感神經叢的分支組成。面神經的鼓室段也走行于鼓室内側壁的骨管内。
    • 血管: 鼓室内有豐富的動脈吻合(如上颌動脈、咽升動脈的分支)和靜脈叢。
  3. 功能與臨床意義:

    • 聲音傳導: “鼓室内的”結構,尤其是聽小骨鍊,是空氣傳導通路的關鍵環節,将外耳收集的聲波振動高效地傳遞至内耳淋巴液。
    • 壓力平衡: 鼓室通過咽鼓管與外界相通,維持鼓室内外氣壓平衡,保證鼓膜和聽骨鍊的正常振動。
    • 臨床相關: “鼓室内的”概念在耳科疾病診斷和治療中非常重要。例如:
      • 中耳炎(Otitis media): 即鼓室内的黏膜炎症。
      • 鼓室硬化症(Tympanosclerosis): 鼓室内結締組織鈣化。
      • 聽骨鍊中斷/固定: 影響鼓室内的聲音傳導。
      • 鼓室内注射(Intratympanic injection): 一種将藥物(如激素或慶大黴素)直接注入鼓室内的治療方法,用于治療突發性聾、梅尼埃病等内耳疾病。
      • 鼓室成形術(Tympanoplasty): 手術修複鼓膜和/或聽骨鍊,主要操作在鼓室内進行。

“鼓室内的(intratympanic)”是一個精确的解剖定位描述詞,指代所有位于中耳鼓室腔内部的結構、空間、生理過程或醫療操作。其核心内容包括聽小骨鍊、相關肌肉韌帶、神經血管、黏膜以及這些結構共同完成的聲音傳導和壓力調節功能。理解此術語對于耳科學的基礎學習和臨床實踐都至關重要。

參考來源:

  1. Standring, S. (Ed.). (2016). Gray's Anatomy: The Anatomical Basis of Clinical Practice (41st ed.). Elsevier. (權威解剖學教材,詳細描述鼓室解剖結構)
  2.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2014). 醫學名詞 第七分冊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 (第2版). 科學出版社. (規範中文醫學名詞)
  3. Dorland, W. A. N. (2011). Dorland's Illustrated Medical Dictionary (32nd ed.). Elsevier Saunders. (權威醫學詞典,提供術語定義)
  4. 黃選兆, 汪吉寶, 孔維佳. (2008). 實用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 (第2版). 人民衛生出版社. (權威中文臨床參考書,闡述鼓室内結構功能及臨床應用)

網絡擴展解釋

鼓室是位于颞骨内的含氣空腔,屬于中耳的核心部分,其内部結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聽小骨系統

    • 包含錘骨、砧骨、镫骨三塊聽小骨,通過韌帶連接成鍊狀結構(聽骨鍊)。錘骨柄附着于鼓膜内面,镫骨底封閉内耳的卵圓窗,可将聲波振動從鼓膜傳遞至内耳。
  2. 韌帶與肌肉

    • 錘骨韌帶、砧骨韌帶等負責固定聽小骨位置,鼓膜張肌和镫骨肌可調節聽骨鍊張力,保護内耳免受強聲損傷。
  3. 黏膜與血管神經

    • 鼓室内壁覆蓋黏膜,與咽鼓管、乳突氣房黏膜相延續。包含鼓室叢神經(舌咽神經分支)及頸内動脈、頸靜脈的分支血管。
  4. 分區與毗鄰結構

    • 按位置分為上、中、下、後四部分,上下徑約15mm。外側以鼓膜與外耳道分隔,内側通過鼓岬、前庭窗與内耳相鄰,前下方毗鄰頸動脈,後上方連通乳突氣房。

補充說明:鼓室通過咽鼓管與鼻咽部相通以調節氣壓,其精細結構對維持聽力功能至關重要。若需查看解剖示意圖或更詳細的韌帶分布,可參考的文庫資料。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