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慌張(huāngzhāng)作為形容詞,指因突發狀況或壓力而失去冷靜,表現出忙亂、心神不定的狀态。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要點:
心理狀态
形容因緊張、恐懼或意外事件導緻的精神不安,常伴隨思維混亂或行為失控。例如:“聽到警報後,他顯得十分慌張。”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英文對應詞
在漢英詞典中,慌張通常對應以下譯詞:
來源:《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9版),牛津大學出版社,2018年。
詞源與語義演變
“慌”原指心神恍惚(《說文解字》注:“慌,恍也”),後與“張”(緊張)複合,強化因外界刺激導緻的失态表現。現代用法聚焦于臨場反應失調,區别于長期性的“焦慮”(anxiety)。
近義詞辨析
來源:《漢語近義詞詞典》,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
典型例句
考生因時間不足開始慌張,答題字迹逐漸潦草。
(The candidate grew flustered as time ran out, his handwriting becoming increasingly illegible.)
來源:《新世紀漢英大詞典》(第二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6年。
“慌張”是一個形容詞,用于形容人在緊張、突發或壓力情境下表現出的心神不甯、行為忙亂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慌張源于對失控的恐懼,是大腦在應激狀态下觸發的“戰鬥或逃跑”反應。若長期處于慌張狀态,可能導緻判斷力下降或身心疲憊。
這個詞的語義強度可依語境調整,例如“有點慌張”程度較輕,“慌慌張張”則強調持續性的忙亂狀态。
編輯符號唱歌超導元件車輪對準器從屬權利電力工業部低粘度油芳香氨醑發洩風力分級鋼絲濾闆給予自由土地保有權公司間應收及應付款項紅大戬凱麥勒氏定律口外錨基冷法煮劑潤滑脂臨界比容硫代-3-吲哚酚脈沖積分馬錢屬密集電容碾碎輥塞繩電路十四碳烷實體依賴關系數據模型首先在法庭陳述權聽覺限通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