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黃白屈菜酸英文解釋翻譯、黃白屈菜酸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xanthochelidonic acid

分詞翻譯:

黃的英語翻譯:

yellow
【醫】 flavo-

白屈菜酸的英語翻譯:

【化】 chelidonic acid
【醫】 chelidonic acid

專業解析

黃白屈菜酸(Chelidonic Acid)是一種天然存在的有機酸,主要存在于罂粟科白屈菜屬(Chelidonium majus,俗稱白屈菜)等植物中。其名稱直觀反映了來源(白屈菜)與外觀(純品為黃色結晶),化學本質為吡喃酮衍生物的四元酸。以下是其詳細釋義:


一、化學本質與結構

黃白屈菜酸屬于γ-吡喃酮-2,6-二羧酸類化合物,分子式為 $ce{C7H4O6}$。其結構特征為一個吡喃酮環(含氧六元雜環)在2位和6位帶有兩個羧基(-COOH),并在4位連接一個羰基(C=O)。這種多羧酸結構使其具有較強酸性,可形成鹽類(如鈣鹽、鉀鹽)。

結構式示例: $$ ce{ O=C(O)C1=C(C(=O)C(=O)O)OC=C1 } $$


二、生物來源與功能

  1. 植物來源

    主要存在于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的根、莖及乳汁中,也是菊科、毛茛科部分植物的次生代謝産物。其在植物體内可能參與金屬離子螯合或防禦機制。

  2. 藥理活性

    傳統醫學中,白屈菜提取物(含黃白屈菜酸)用于抗炎、解痙。現代研究表明,黃白屈菜酸可通過抑制酪氨酸酶影響黑色素合成,或調節炎症通路(如NF-κB),但具體機制需進一步驗證。


三、物理化學性質

屬性 描述
外觀 黃色針狀或片狀結晶
溶解度 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熱水、乙醇
熔點 約260°C(分解)
酸性 pKa≈1.8(強酸性)

四、應用領域


參考資料

  1. 《天然産物化學》(科學出版社)

    系統闡述植物酸類成分的結構與活性,含黃白屈菜酸提取方法。

  2. PubChem數據庫

    權威化學物質信息庫,提供分子式、物性數據及生物活性摘要(查看條目)。

  3. 《中藥有效成分藥理與應用》

    記錄白屈菜酸的傳統用途與現代藥理學研究進展。

(注:因部分文獻資源無公開鍊接,僅标注來源名稱)

網絡擴展解釋

“黃白屈菜酸”這一名稱在權威化學數據庫中暫無明确記錄。結合搜索結果,可能與“白屈菜酸”(Chelidonic Acid)相關,後者是從植物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 L.)中提取的化合物,以下是其詳細信息:

  1. 化學特性
    白屈菜酸化學式為C₇H₄O₆,分子量184.10,熔點約265°C(分解),密度1.821 g/cm³。其結構為4-吡喃酮-2,6-二羧酸,屬于吡喃酮衍生物類化合物。

  2. 生物活性

    • 鎮痛與鎮靜作用:研究表明其具有溫和鎮痛效果,并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鎮靜作用。
    • 抗菌性:對部分微生物表現出抑制活性。
    • 酶抑制作用:可抑制谷氨酸脫羧酶(GAD),抑制常數Ki為1.2 μM。
  3. 應用與來源
    主要從白屈菜中分離獲得,傳統醫學中用于抗炎、解痙等。現代研究關注其在神經科學和抗菌領域的潛在應用。

建議:若您所指的“黃白屈菜酸”與上述描述不符,可能是名稱差異或特定文獻中的别稱,請進一步提供上下文或核查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标準生成熱財政或金融措施岑克爾氏變性觸染性深膿疱存儲器時鐘驅動器打印主題電緊張對稱破缺分立電路福音傳道肛前庭感光劑壞事環杓的緊密着色芽生菌苦橙皮酏裡格耳氏試餐木犀科納法拉凝集劑膿疱疹切斷術切鄰的閃擊電位聲明神經元間接觸審問官的水陸運輸外積萬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