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horizontal parity check; transverse parity check
橫向奇偶校驗(Horizontal Parity Check) 是數據通信與存儲中用于檢測傳輸或存儲錯誤的一種基本方法,屬于差錯檢測技術範疇。其核心原理是通過為數據單元(如字節或數據塊)的每一行(水平方向)添加一個校驗位(Parity Bit),使該行數據中“1”的個數滿足預設的奇偶性(奇校驗或偶校驗),接收方通過重新計算并比對校驗位來判斷數據是否出錯。
數據組織方式
發送端将待傳輸的數據按固定長度(如每字節8位)分組,并橫向排列成矩陣形式。例如,傳輸5個字節的數據時,可視為5行×8列的數據矩陣(不含校驗位)。
校驗位生成規則
計算公式(以偶校驗為例):
$$ P = D_1 oplus D_2 oplus cdots oplus D_n $$ 其中 ( P ) 為校驗位,( D_i ) 為數據位,( oplus ) 表示異或運算。
錯誤檢測過程
接收端對每行數據重新計算校驗位,并與接收到的校驗位比對:
優勢
局限性
橫向奇偶校驗常見于基礎通信協議、内存校驗(如RAM的奇偶校驗位)及早期存儲系統(如RAID 2)中。現代系統中常與縱向奇偶校驗結合形成二維校驗(如行列奇偶校驗矩陣),提升對突發錯誤的檢測能力。
參考資料
橫向奇偶校驗是一種用于檢測數據傳輸或存儲過程中是否發生錯誤的校驗方法。它屬于奇偶校驗的一種具體實現形式,主要通過對數據塊中的每一行(橫向)進行奇偶位的計算和驗證來确保數據完整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假設傳輸數據為1011001
(7位),采用偶校驗:
0
→ 完整數據為10110010
;10110010
,計算前7位“1”的數量為4(偶數),與奇偶位0
一緻,則無錯誤。橫向校驗關注單一行内的數據,而縱向奇偶校驗會對所有行的同一列進行校驗,兩者常結合使用(如二維奇偶校驗)以提高檢錯率。
不規則熱不正常時間處境困難雌器單眼的大型數字電路低倍抵還多總線網絡仿造的非電離輻射輔基付訖的光化誘導接枝聚合機械歐姆聚合汽油快速折舊法苦藏花素另一方面濾出液莫氏硬度标鋪砌狀上皮驅動機構十六烷指數四硼酸鈉探員統計系綜圖形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