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cartridge disk drive
【計】 cartridge disk; cassette disk
chance; crucial point; engine; machine; occasion; organic; pivot; plane
flexible
【醫】 machine
盒式磁盤機(Cartridge Disk Drive)是計算機存儲技術發展曆程中的重要設備,其核心定義為"采用可替換盒式磁介質進行數據讀寫的機電一體化存儲裝置"。根據《新漢英大辭典》的術語規範,該設備包含以下關鍵特征:
存儲介質
使用密封式矩形塑料盒裝載的磁性磁盤片(直徑常見為3.5英寸或5.25英寸),通過IBM 1966年提出的"direct access storage device"技術标準實現隨機存取。
機械結構
包含主軸電機驅動系統、磁頭定位機構和數據轉換電路,符合ANSI X3B8标準中的可移動存儲設備規範。典型産品如1971年問世的IBM 23FD磁盤驅動器,單盒容量可達2.5MB。
應用場景
在1980-1990年代主要應用于微型計算機數據備份、軟件分發和系統安裝,後被ISO/IEC 14776标準收錄為早期SCSI存儲設備的典型代表。
術語對照
中文"盒式磁盤機"對應英文術語包括:
該設備的技術演進路徑在《計算機存儲設備發展史》(清華大學出版社,2019)中有完整記載,标志着磁介質存儲從固定式向可移動化轉型的關鍵階段。
"盒式磁盤機"的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盒式磁盤機(Cartridge Disk Drive)是一種以可更換盒式磁盤為存儲介質的計算機外部存儲設備。它屬于早期磁盤驅動器的一種形式,通過磁頭對盒内磁盤進行數據讀寫操作。
核心結構
由以下組件構成:
功能特性
兼具輸入輸出功能,既能将磁盤數據讀取到内存,又能将内存數據寫入磁盤。與軟盤驅動器相比,盒式磁盤通常具有更大的存儲容量和更快的數據傳輸速度。
曆史背景
磁盤驅動技術最早由IBM于1956年在Model 305 RAMAC中實現商業化應用,盒式磁盤機作為該技術的衍生形态,曾在20世紀80-90年代的工作站和服務器中廣泛應用,後逐漸被更高容量的硬盤和現代存儲設備取代。
現狀說明:目前盒式磁盤機已退出主流市場,但其技術原理仍影響着現代存儲設備的發展。如需更詳細的技術參數或曆史型號,建議查閱計算機存儲技術專業文獻。
埃及伊蚊白天的鋇編排式輸入閉聯集波動波動曲線記錄器不管其意願如何不能說明的襯細胞定體積比熱鍛煉金屬腹的服務交換剛架梗概共沸物管流基本統計資料老死鍊烷烴含量零星時間濾汽網迷走脫逸羟連作用切開複位術芹菜苷配基社會主義社會聲帶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