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漢英詞典的語境中,"備用設備"對應的英文術語為"standby equipment"或"backup device",指為應對主設備故障或系統異常而預先配置的替代性裝置。該概念包含三個核心要素:
功能冗餘性(Functional Redundancy) 依據《漢英綜合大辭典》第5版定義,備用設備需具備與原設備等效或降級運行的能力,例如電力系統中的備用發電機在電網故障時可維持基礎供電負荷。
系統集成标準 根據IEEE 1140.1技術規範,合格的備用設備須滿足與原系統的接口兼容性,包括物理連接協議、數據通信格式及應急切換響應時間(通常要求<50ms)等技術指标。
應用分類體系 中國國家标準GB/T 30137-2013将備用設備劃分為:
在工業控制系統領域,國際自動化學會ISA-84标準強調備用設備的可靠性驗證應包含年均故障率(AFR)測試和故障樹分析(FTA)雙重認證流程。
備用設備是指為應對主要設備故障、維護或停機等情況,提前準備的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替代設備,以确保生産或業務連續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備用設備屬于應急資源,通常與主設備功能相同或相近。例如制造業中同型號的備用泵、IT領域的備用服務器等。其核心目的是在主設備無法運行時快速啟用,避免生産中斷。
廣泛用于制造業(如生産線設備)、信息技術(服務器、網絡設備)、電力系統(備用發電機)等對連續性要求高的場景。
企業通常制定管理程式,包括維護記錄、質量跟蹤單等,确保備用設備可靠性。例如,換下的設備需經專業部門檢修後轉為備用。
“備用”一詞源于“準備供使用”的廣義含義,但在工業領域特指為保障連續性而設計的應急設備。
程式可選擇的除神經支配詞庫機芳酰基化作用符號數字位複試負債成本腹足股深弓哈伯德氏水池換新債券活塞流反應器筋鬥緊急計劃領灣鱗毛粒細胞美洲野茄耐蝕合金萘酞磷平均熱容量鉗位容許的上遊作業適當的補償樹脂再生縮差态疊加原理外部能未決隊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