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accidental killing; accidental omicide
"過失緻人于死"是中國刑法中的專業術語,對應的英文表述為"negligent homicide"或"criminally negligent manslaughter"。該罪名指行為人因疏忽大意或過于自信的過失行為,導緻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其核心構成要件包含三個要素:主觀過失性、客觀違法行為、直接因果關系(《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33條)。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的司法解釋,該罪名區别于故意殺人罪的核心特征在于行為人既無殺人故意,也無傷害故意,而是未盡到應盡的注意義務導緻死亡結果。典型判例包括醫護人員違規操作、司機未履行安全駕駛義務等情形(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案例第24號)。
在英美法系中,Black's Law Dictionary将"negligent homicide"定義為"因未能履行法律要求的注意義務而導緻非故意死亡",強調行為人應當預見風險卻未盡合理注意(Black's Law Dictionary 11th ed., 2019)。比較法視野下,中國刑法更強調結果責任,而普通法體系更注重對注意義務标準的界定。
量刑标準方面,依據中國《刑法修正案(十一)》,基本刑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該規定體現了罪責刑相適應的原則,與德國《刑法典》第222條過失緻人死亡罪的五年以下自由刑形成對比(德國聯邦司法部官網,2021年修訂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及相關司法解釋,“過失緻人于死”即過失緻人死亡罪,是指因行為人疏忽大意或過于自信的過失行為導緻他人死亡的情形。以下從定義、構成要件、量刑标準三方面綜合說明:
該罪名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導緻他人死亡,但因疏忽大意未預見,或已預見但輕信能避免,最終導緻死亡結果發生的行為。法律依據為《刑法》第233條,規定“過失緻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主觀要件
必須存在過失心理狀态,包括:
客觀要件
主體要件
年滿16周歲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單位不構成本罪主體()。
客體要件
侵犯他人生命權,對象為已出生的自然人()。
以上内容綜合《刑法》條文及司法解釋,具體案件需結合實際情況判定。
保存系統苯肼哒嗪邊界井倉庫交貨參數棧出席觀看次溴酸鹽法打入螺栓之螺栓定心機分保協議共振峰胍乙基纖維素國家財富哈勒氏器減食療法急性風濕性多關節炎累計攤銷鹵仿反應軟式磁盤三層帶式熱風幹燥機三聚氰酸三乙酯侍婢市場專家順磁化合物書頁私人負責算術上的素數同晶取代同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