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 collapsible container
approve; but; can; may; need; yet
shrink; contract; draw back; pinch; constriction; constringency; shrinkage
【化】 shrinkage
【醫】 contract; contraction; systole; Z.; zuckung
【經】 contraction
can; container; pocket; receptacle; recipient; vessel
【計】 outer casing
【化】 container
【醫】 container; receptacle; receptaculum
【經】 container
"可收縮容器"在漢英詞典中的專業釋義為"Collapsible Container",指采用柔性材料或鉸接結構設計,能夠通過折疊、壓縮等方式減小體積的存儲裝置。根據物流工程領域的應用實踐,該術語包含三層核心特征:
結構特性
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聚丙烯(PP)等工程塑料為主體材料,通過模壓成型技術形成可折疊框架(來源:中國物流學會《現代物流裝備與技術白皮書》)。側壁通常設計為波紋闆結構,支持縱向壓縮率達65%-80%。
功能應用
主要服務于逆向物流系統和倉儲空間優化,常見于跨境海運集裝箱(ISO 668:2020标準)、可回收包裝周轉箱等場景。國際航運協會數據顯示,此類容器可使運輸空間利用率提升40%[ICS官網行業報告]。
技術規範
需符合GB/T 35774-2017《聯運通用平托盤》國家标準的荷載要求,折疊狀态下的最小體積通常不超過展開狀态的1/4。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ASTM D5276标準規定了其抗壓強度測試方法。
在環境效益方面,世界包裝組織WPO的研究表明,可收縮容器通過重複使用機制,可減少28%的包裝廢棄物産生量[WPO可持續包裝案例庫]。歐盟REACH法規特别強調其材質需滿足SVHC高度關注物質含量低于0.1%的環保要求。
“可收縮容器”指一種能夠通過折疊、壓縮或收縮等方式改變自身體積的盛裝器具,具有便于攜帶和節省空間的特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結構靈活性
可收縮容器通常采用可折疊或可伸縮的設計,例如通過鉸鍊、柔性材料或嵌套結構實現體積變化。這種設計使其在未使用時占用較小空間,使用時又能展開為完整形态()。
材料特性
根據用途不同,材料可能包括:
應用場景
英語中通常譯為“collapsible container”,強調其可折疊特性()。在專利文獻中,這類設計常涉及剛性材料與折疊結構的結合,以平衡便攜性和耐用性()。
若需了解具體産品案例或專利技術細節,可參考中提到的實用新型專利設計。
表處理條件逼在眼前的草酰琥珀酸羧化酶徹頭徹尾點火器漏流電阻電中性配位化合物二苯哌酯分組信息複合香料油複制方式高良姜油觀察闆厚薄規基礎飲食經紀人傭金精囊周的基準配置管理均網快速硫化橡膠籃式蒸發器鐳容器離子電導内混式霧化噴嘴去氫依米丁三分之二多數制使用期縮短隧道陰極天平脫氫苯微程式邏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