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尼格氏杆英文解釋翻譯、柯尼格氏杆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Konig's rods
分詞翻譯:
柯的英語翻譯:
【建】 chry-; chryso-
尼的英語翻譯:
Buddhist nun; priestess
格的英語翻譯:
case; division; metre; square; standard; style
【計】 lattice
氏的英語翻譯:
family name; surname
杆的英語翻譯:
mast; perch; pole; post; shank; staff
【化】 bar
【醫】 culm; lever; rhadbo-; rod; stab; staff; stick
專業解析
柯尼格氏杆(König's Rod 或 König Rod),在骨科醫學領域,特指一種曆史上用于治療脊柱側彎(Scoliosis)的早期内固定器械。它由德國外科醫生弗朗茨·柯尼格(Franz König, 1832-1910)在19世紀末設計并推廣使用。
其詳細含義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釋:
-
基本定義與結構:
- 柯尼格氏杆是一種金屬制成的剛性直杆,通常由不鏽鋼或早期使用的其他生物相容性金屬材料制作。
- 其設計核心是一個T形或類似構型的杆體。杆的主體部分(長臂)沿脊柱縱軸放置,而短臂(或橫檔)則用于提供額外的固定點或杠杆作用點。
- 該裝置通過椎闆下鈎(Sublaminar Hooks) 或類似的機械結構固定在需要矯正的脊柱節段的椎闆上。
-
發明背景與目的:
- 在柯尼格所處的時代,脊柱側彎的治療主要依賴笨重的外部支具(如石膏背心)或效果有限的手術。柯尼格氏杆的發明代表了早期嘗試通過内部固定(Internal Fixation) 來提供更直接、更穩定的脊柱矯形。
- 其設計初衷是利用金屬杆的剛性和杠杆原理,對彎曲的脊柱施加持續的矯正力,并維持矯正後的位置,促進脊柱融合。
-
臨床應用與機制:
- 手術中,醫生将柯尼格氏杆置于脊柱的凹側(彎曲的内側)。
- 通過将杆體末端的鈎子鈎在選定節段的椎闆下方,利用杆的剛性對脊柱施加縱向撐開力(Distraction Force),試圖拉直彎曲的脊柱。
- 其T形設計旨在增加固定的穩定性,防止杆體在脊柱上旋轉或移位。
- 通常需要結合脊柱融合術(Spinal Fusion),即在固定杆提供穩定性的同時,在脊柱節段間植入骨塊,以期最終達到骨性融合和永久穩定。
-
曆史意義與局限性:
- 開創性意義:柯尼格氏杆是脊柱内固定技術發展史上的重要裡程碑之一。它是最早成功應用于臨床的脊柱内固定器械之一,啟發了後續衆多内固定裝置的設計,如哈靈頓棒(Harrington Rod)。
- 主要局限性:
- 矯正能力有限:主要提供縱向撐開力,對脊柱在冠狀面(側彎)、矢狀面(後凸/前凸)和軸狀面(旋轉)的三維畸形矯正能力不足。
- 固定節段長,活動度喪失大:通常需要固定較長的脊柱節段,導緻脊柱活動度顯著下降。
- 并發症風險:如鈎子移位、脫出、椎闆骨折、以及因固定不充分導緻的矯正度丢失(“曲軸現象”或假關節形成)等風險相對較高。
- 缺乏節段性固定:與現代的椎弓根螺釘系統相比,其固定點少,無法實現每個椎體節段的精确控制和固定。
-
現代地位:
- 隨着脊柱外科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别是椎弓根螺釘系統(Pedicle Screw Systems)的出現和廣泛應用,柯尼格氏杆這類早期的單棒鈎系統因其固有的局限性,在現代脊柱側彎矯正手術中已被淘汰。
- 現代的三維矯形内固定系統(如CD Horizon, Moss Miami, USS, ISOLA 等)能夠提供更強大、更可控的多平面矯形力,實現短節段、節段性固定,顯著提高了矯正效果、穩定性和融合率,同時降低了并發症風險。
柯尼格氏杆(König's Rod)是19世紀末由德國外科醫生Franz König發明的、用于矯正脊柱側彎的早期脊柱内固定器械。其核心是一個T形的金屬直杆,通過椎闆下鈎固定在脊柱上,主要提供縱向撐開力以矯正畸形并維持位置,需結合脊柱融合術。雖然它在脊柱外科發展史上具有開創性意義,但由于其在三維矯形能力、固定穩定性、并發症控制等方面的顯著局限性,已被更先進的椎弓根螺釘系統等現代内固定技術所取代。
參考來源:
- Herkowitz, H. N., Garfin, S. R., Eismont, F. J., Bell, G. R., Balderston, R. A. (Eds.). (2011). Rothman-Simeone The Spine (6th ed.). Saunders/Elsevier. (權威脊柱外科教科書,涵蓋脊柱外科曆史與技術發展)
- Canale, S. T., Beaty, J. H. (Eds.). (2013). Campbell's Operative Orthopaedics (12th ed.). Mosby/Elsevier. (權威骨科手術學參考書,包含脊柱側彎治療曆史與技術的章節)
- Bridwell, K. H., DeWald, R. L. (Eds.). (2011). The Textbook of Spinal Surgery (3rd ed.).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專注于脊柱外科的經典教材,詳細讨論各種内固定技術及其演變)
- Historical articles on the evolution of scoliosis surgery techniques in journals like Spine or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專業骨科/脊柱外科期刊中關于脊柱側彎手術技術演變的綜述性文章)
網絡擴展解釋
“柯尼格氏杆”對應的英文為König's rod,屬于專業術語。由于搜索結果中未提供具體領域或應用場景的說明,推測其可能涉及以下方向:
- 醫學/解剖學:可能與德國醫學家或解剖學家命名的結構相關(如骨骼、神經或醫療器械);
- 物理學/工程學:或指某種實驗工具或測量裝置(如光學或機械領域的杆狀設備)。
注意:該詞在公開資料中較為罕見,建議結合具體上下文進一步确認。若涉及專業文獻,可查閱《Dorland醫學詞典》或工程學術數據庫獲取更詳細定義。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巢狀層磁麻達爾文氏結節單一稅制多欄式帳簿負角副翼厚肉片黃原酸纖維素肩炎膠合的佳音寄存單據開磁路結構拉丁文棉絨刮刀密接電極煉鈉法末端雙鍵納加諾耳内環的平均亮度撲爾敏前端集中器臍尿管膀胱的氣體淨化裝置起源的乳濁液的破壞栅調贖單隨機最優控制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