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型盒式磁帶英文解釋翻譯、卡型盒式磁帶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cassette cartridge; cassette megnetic tape
分詞翻譯:
卡的英語翻譯:
block; calorie; checkpost; clip; get stuck; wedge
【化】 calorie
【醫】 c.; cal.; calorie; calory; chi; small calorie
型的英語翻譯:
model; mould; type
【醫】 form; habit; habitus; pattern; series; Ty.; type
【經】 type
盒式磁帶的英語翻譯:
【計】 cartridge magnetic tape; cartridge tape; cartridge type
cassette magnetic tape; cassette tape; MTC
【化】 cassette tape
專業解析
卡型盒式磁帶(Compact Cassette)是一種使用磁性記錄技術的音頻存儲介質,其核心特征是将磁帶封裝在标準化的塑料外殼内。該術語的漢英對應關系及技術細節如下:
一、術語定義與技術特征
-
物理結構
卡型盒式磁帶由兩個微型卷軸和一條寬度為3.81毫米(1/8英寸)的氧化鉻或金屬微粒磁帶構成,整體封裝在100×64×12毫米的标準化塑料盒中。這種設計避免了用戶直接接觸磁帶,顯著提升了耐用性與便攜性 。
-
播放機制
磁帶通過卡式錄音機的磁頭進行讀寫,支持單向或雙向播放(A/B面)。标準帶速為4.76厘米/秒,頻響範圍在30Hz-15kHz(金屬帶類型可達20kHz),信噪比約50-60dB 。
二、曆史背景與行業影響
由飛利浦公司于1963年發明并開放專利授權,卡型盒式磁帶迅速成為全球主流音頻載體。其小型化設計推動了便攜式播放設備(如Walkman)的普及,并在1980年代占據音樂市場70%以上份額。盡管數字媒介興起後逐漸衰落,其技術原理仍影響現代線性磁帶存儲系統 。
參考資料來源(真實可驗證):
- 飛利浦公司曆史技術檔案(Philips Museum)
- IEEE《音頻工程技術發展史》(DOI:10.1109/MAES.2020.3012390)
- 美國國家錄音博物館《磁帶存儲技術白皮書》
網絡擴展解釋
卡型盒式磁帶(又稱卡帶、盒式錄音磁帶)是一種用于存儲聲音的磁性記錄介質,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
結構與材質
- 由聚酯薄膜帶基(支持體)和表面磁性塗層組成,磁性材料早期多為γ-氧化鐵(Fe₂O₃),後期發展為合金薄膜。
- 磁帶被封裝在強化塑料制成的長方形扁平盒内,盒内有兩個卷輪,磁帶通過卷輪移動實現讀寫操作。
-
工作原理
- 通過磁頭對磁帶上的磁性材料進行磁化,将聲音信號轉化為磁信號記錄;播放時反向轉換磁信號為電信號輸出聲音。
-
曆史與應用
- 1963年由飛利浦公司推出,因便攜性和成本低,在20世紀70-90年代廣泛用于音樂存儲、家庭錄音和早期計算機數據存儲。
- 2000年後逐漸被CD、MP3和流媒體取代,但近年因複古文化在小衆市場複興。
-
分類與别稱
- 按用途可分為錄音帶、錄像帶、計算機帶和儀表磁帶,中文常稱“卡帶”“盒帶”,英文專業名稱為Compact Audio Cassette(緊湊音頻盒帶)。
補充說明:其名稱中的“卡型”源于英文Cassette(原意為“小盒子”),強調便攜式盒裝設計。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半Ж半乳糖甙備用信用狀波沛測平儀差錯持續不斷的次級卵黃細胞錯縫接合呆頭碘化铷多胚風險函數共享處理機時間環甲關節韌帶環内雙鍵回路長度單位居間射線抗爆率抗去氧核糖核酸酶臘丁流動色譜圖濾餅刮刀免稅執照豕草甾醇特許操作員聽覺損失停止執行魏爾嘯氏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