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磨劑英文解釋翻譯、抗磨劑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anti-scuff agent
分詞翻譯:
抗的英語翻譯:
contend with; defy; fight; refuse; repel; resist
【醫】 Adv.; contra-; ob-
磨的英語翻譯:
abrade; burnish; grind; mill; milling; strop; whet
【醫】 grinding; mill
劑的英語翻譯:
【醫】 agent
專業解析
抗磨劑(Anti-wear Additive)是潤滑油或潤滑脂中的一類關鍵化學添加劑,其主要功能是通過在摩擦表面形成保護膜,顯著降低金屬部件在邊界潤滑條件下的摩擦系數、減少磨損、防止擦傷和卡咬,從而延長機械設備的使用壽命。
核心特性與作用機理:
- 形成保護膜:抗磨劑在摩擦産生的高溫高壓環境下,其活性成分(如硫、磷等)與金屬表面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一層具有較低剪切強度的固體保護膜(如磷酸鹽膜、硫化物膜)。這層膜隔離了金屬間的直接接觸,有效降低摩擦與磨損。
- 邊界潤滑保護:在設備啟動、停止、高負荷或低速運轉等潤滑油膜難以完全形成的邊界潤滑條件下,抗磨劑提供的化學保護膜成為防止金屬表面粘着和磨損的最後屏障。
- 主要活性成分:常見的抗磨劑活性成分包括:
- 含磷化合物:如磷酸酯、亞磷酸酯、硫代磷酸鹽(如ZDDP -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鋅)。ZDDP是最經典且廣泛使用的多功能抗磨劑,兼具抗氧化和抗腐蝕性能。
- 含硫化合物:如硫化烯烴、硫化脂肪酸酯等,它們形成的硫化鐵膜也具有優異的抗磨性能。
- 有機金屬化合物:如钼化合物(二硫化钼MoS₂、有機钼鹽),它們能提供良好的減摩和抗磨效果。
- 硼酸鹽:無灰型抗磨劑,常用于對灰分有要求的場合。
- 應用領域:抗磨劑是發動機油、齒輪油、液壓油、壓縮機油、金屬加工液等幾乎所有需要潤滑的工業油品和車用油品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響設備的運行效率和可靠性。
英文對應術語解析:
- 抗磨劑 (Kàngmó Jì): 直接對應的英文術語是Anti-wear Additive (AW Additive)。
- 抗磨 (Anti-wear): 指抵抗或減少磨損(Wear)的能力。
- 添加劑 (Additive): 指添加到基礎油中以賦予或增強油品特定性能的化學物質。
- 相關術語:
- Extreme Pressure Additive (EP Additive): 極壓添加劑。雖然抗磨劑和極壓添加劑都用于高負荷保護,但側重點不同。抗磨劑主要在邊界潤滑條件下減少磨損;極壓添加劑則是在極高壓、極高溫條件下,通過形成更堅固的化學反應膜(通常是硫磷氯化合物)防止金屬表面發生熔焊(擦傷、燒結)。兩者常協同使用,界限有時模糊,但核心機理和適用工況有差異。
- Friction Modifier (FM): 摩擦改進劑。主要目标是降低摩擦系數以提高燃油效率,其作用機理(如形成吸附膜)與抗磨劑的化學反應膜不同,但部分物質可能兼具一定功能。
權威來源參考:
由于未搜索到可直接引用的相關網頁,以下解釋基于機械工程、潤滑工程和石油化工領域的專業共識。如需深入理解具體抗磨劑化學結構、作用機理細節或最新研究進展,建議查閱以下類型的權威資源:
- 行業标準組織出版物:
- 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 (ASTM International): 發布有關潤滑油和添加劑測試方法的标準(如 ASTM D4172, 四球法磨損測試)。
- 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 (SAE International): 發布發動機油、齒輪油等性能規格标準(如 SAE J300, API SP/SN等規格中對磨損保護的要求)。
- 美國石油學會 (API): 制定發動機油質量等級标準(如 API SP, CK-4),其中包含對抗磨性能的嚴格測試要求(如 Sequence IVA 磨損測試)。
- 專業學術期刊與書籍:
- 《Tribology International》(摩擦學國際)
- 《Wear》(磨損)
- 《Lubrication Science》(潤滑科學)
-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of Lubricants》(潤滑劑化學與工藝學 - R.M. Mortier, S.T. Orszulik 等著)
- 《Lubricant Additives: Chemistry and Applications》(潤滑劑添加劑:化學與應用 - L.R. Rudnick 等著)
- 主要潤滑油/添加劑公司技術白皮書: 如 Lubrizol, Infineum, Afton Chemical, BASF, Chevron Oronite 等公司官網的技術資源庫通常會提供關于抗磨劑作用原理和應用的技術文檔。
網絡擴展解釋
抗磨劑是一種用于潤滑系統的化學添加劑,主要用于減少機械部件之間的摩擦和磨損。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基本作用
抗磨劑屬于潤滑油(如機油)的高科技添加劑,通過納米技術或化學反應在金屬表面形成保護膜。主要功能包括:
- 降低發動機磨損:通過填補金屬表面微小劃痕,減少直接接觸;
- 提升潤滑效果:比普通機油更耐高溫、高壓和腐蝕;
- 延長機油壽命:減少機油氧化和雜質沉積。
二、作用原理
- 邊界潤滑保護:在中等負荷下吸附于金屬表面,形成物理/化學膜(如硫、磷化合物);
- 極壓潤滑保護:高負荷時與金屬反應生成低熔點化合物,防止表面熔焊;
- 修複功能:部分産品含納米顆粒,可修複氣缸内壁劃痕。
三、主要成分類型
成分類别 |
代表物質 |
適用場景 |
硫/磷類 |
硫化烯烴 |
高負荷齒輪潤滑 |
有機金屬鹽類 |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鋅 |
發動機抗磨 |
硼類 |
硼酸酯 |
高溫環境 |
鹵素類 |
氯化石蠟 |
工業機械(現逐步淘汰) |
四、使用建議與争議
- 適用性:老舊車輛或高負荷工況下效果更顯著;
- 争議點:部分研究認為優質機油已含足量添加劑,額外使用可能改變油品配方平衡;
- 注意事項:新車磨合期不建議添加,可能影響正常磨合過程。
如需更專業的化學特性分析,可參考知網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按人口平均可支配實際收入澳洲檀香油白渣保全面子的粲氏線程控顯示齒輪形刨齒刀儲蓄傾向磁性打印機大氣放射化學多頭紙制繃帶妨害安甯番茄苷複制型盒共享操作系統故障定位程式教唆興訟甲亞胺染料極端情況柯拉酚内部裝置噴硫偏心範圍塞佩克法商标标志燒油爐調解人員維生電路微小膜殼縧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