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surface hardness
表面硬度(Surface Hardness)是材料科學中衡量物體表層抵抗塑性變形或穿透能力的量化指标。該術語在漢英詞典中對應"Surface Hardness",常以HV(維氏硬度)、HRC(洛氏硬度C标尺)或HB(布氏硬度)等标準化單位表示。
在工程領域,表面硬度檢測通過壓痕法實現,即用标準壓頭在特定壓力下壓入材料表面,測量壓痕對角線長度或深度來計算硬度值。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ASTM E384)規定,維氏硬度測試需保持載荷時間10-15秒以确保數據準确性。
該指标直接影響零部件的耐磨性和使用壽命,例如汽車發動機缸套表面硬度需達到HV 800-1000才能滿足高負荷工況需求。材料處理工藝如滲碳淬火可使表層硬度比基體提高3-5倍,這種現象在《金屬熱處理原理》中被描述為"硬度梯度效應"。
注:引用來源包括Springer材料科學手冊、ASTM國際标準文件、ASM金屬手冊等權威出版物,因平台限制未展示具體鍊接。
表面硬度是指材料表面抵抗外部硬物壓入、刻劃或磨損的能力,是衡量材料表面機械性能的重要指标。以下是詳細解析:
表面硬度反映材料表面對局部塑性變形的抵抗能力,與材料整體硬度(材料硬度)不同,它更關注表層特性。例如,金屬零件可能通過熱處理或塗層技術提升表面硬度,而内部仍保持原有材料特性。
表面硬度在機械制造、材料加工中至關重要。例如,齒輪需高表面硬度以抗磨損,而工具鋼需綜合高硬度和韌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測試标準或案例,可參考權威機械工程手冊或行業标準文件。
編程控制闆差分脈沖調制初發骨搗砂杆德他固溶體防衛實力法庭監守官發育不全性畸形高爐煉鐵格臘提奧累氏視輻射線纖維工作進度緩電基本存量法經骶麻醉庫侖定律濫罵的流行曲線硫戊環力之合成邏輯冒險毛庫蠓全身性掃描數字化儀食管閉鎖十進選擇順序器斯妥伐因麻醉通佐溴铵外來幹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