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閉鎖英文解釋翻譯、食管閉鎖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atretolemia
相關詞條:
1.esophagealimperforation
分詞翻譯:
食管的英語翻譯:
esophagus; gullet
【醫】 esophagus; fistula cibalis; gullet; oesophago-; oesophagus
閉鎖的英語翻譯:
closedown
【計】 degating; latch-up
【醫】 atresia; atreto-; clausura; imperforation
專業解析
食管閉鎖(Esophageal Atresia,EA)是一種嚴重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指新生兒食管在發育過程中未形成連續管道,導緻食管上段與下段之間中斷或形成盲端,無法與胃部連通。該疾病通常伴隨氣管食管瘘(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TEF),即食管與氣管間存在異常通道(發生率約86%),需緊急手術治療。
術語解析
-
中文定義
“食管閉鎖”中,“食管”指連接咽部與胃的肌性管道,“閉鎖”表示管腔先天性閉塞或中斷,導緻食物無法通過。
-
英文對應術語
- Esophageal Atresia (EA):國際通用醫學名詞,源自希臘語“atresia”(意為“無孔”)。
-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 (TEF):常合并存在的并發症,指氣管與食管間異常連通。
病理特征
- 分型:根據Gross分型,常見Ⅰ型(純閉鎖無瘘管,占7%)、Ⅲ型(上段盲端合并下段氣管瘘,占86%)等。
- 臨床表現:新生兒口吐白沫、嗆咳、發绀,喂食後嘔吐或窒息。
- 診斷:通過産前超聲(羊水過多)、産後插管造影或内鏡确診。
權威參考來源
- 美國兒科學會(AAP)指南
定義食管閉鎖為“食管連續性中斷”,強調其與氣管發育異常的關聯性(來源:AAP官方文獻)。
- 《小兒外科學》(Pediatric Surgery)教材
詳細描述胚胎期前腸分化異常(妊娠第4-5周)是主要病因(來源:兒科經典教材)。
- 國際疾病分類(ICD-10)
編碼Q39.0(先天性食管閉鎖)及Q39.1(先天性氣管食管瘘)(來源:WHO疾病分類标準)。
注:因搜索結果未提供可引用的具體網頁鍊接,本文内容基于醫學共識及權威出版物定義,未添加無效來源鍊接以确保信息可靠性。
網絡擴展解釋
食管閉鎖是一種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主要表現為食管連續性中斷或與氣管異常連通。以下從定義、病因、症狀、分類及治療等方面綜合說明:
一、定義與病因
食管閉鎖是因胚胎期(3-6周)食管發育異常導緻的食管中斷。多數病例合并食管氣管瘘(食管與氣管間異常通道),發病率約為1/2000-1/4500,在消化道畸形中僅次于肛門直腸閉鎖和先天性巨結腸。
二、臨床表現
新生兒出生後即出現:
- 呼吸道症狀:口吐白沫、喉部呼噜聲、呼吸困難,嚴重時因誤吸導緻窒息;
- 消化道症狀:首次喂奶後嘔吐(非噴射性),腹部凹陷呈舟狀;
- 無法置入胃管,通過X線檢查可确診。
三、病理分型(按Gross分類)
- Ⅰ型:食管上下段均為盲端,無氣管瘘(4%-8%);
- Ⅱ型:上段食管與氣管連通,下段為盲端(0.5%-1%);
- Ⅲ型:上段盲端,下段與氣管連通(最常見,85%-90%);
- Ⅳ型:上下段均與氣管連通(1%);
- Ⅴ型:單純食管氣管瘘,無閉鎖(2%-5%)。
四、治療與預後
需在出生後24-48小時内手術重建食管。隨着小兒外科技術進步,治愈率顯著提高,但需注意術後可能出現的吻合口狹窄等并發症。
提示:産前超聲若發現羊水過多或食管區囊型盲袋,需警惕本病。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