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英文解釋翻譯、急性中耳炎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acute ear
分詞翻譯:
急的英語翻譯:
urgent; annoyed; anxious; impatient; irritated; rapid
中耳炎的英語翻譯:
tympanitis
【醫】 otitis media; tympanitis
專業解析
急性中耳炎(Acute Otitis Media, AOM)是指中耳(鼓膜後的含氣腔)發生的急性細菌性或病毒性感染,通常伴隨中耳積液和炎症體征,是兒童常見的耳部感染性疾病。
一、 核心定義與特征
- 中文術語: 急性中耳炎
- 英文術語: Acute Otitis Media (AOM)
- 本質: 中耳腔(鼓膜内側)的急性感染和炎症過程。
- 關鍵特征:
- 急性發作: 症狀通常在短時間内(數小時至數天)突然出現。
- 中耳積液: 感染導緻中耳腔内積聚膿液或粘液。
- 炎症體征: 鼓膜充血、腫脹、膨出是典型表現。
- 症狀: 常伴有耳痛(幼兒表現為拉扯耳朵、易激惹)、發熱、聽力下降、耳脹滿感。嬰幼兒可能僅有非特異性症狀如煩躁、哭鬧、睡眠不安、食欲減退。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耳漏(鼓膜穿孔後耳道流膿)。
二、 病因與發病機制
- 主要病原體: 常見細菌包括肺炎鍊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未分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卡他莫拉菌(Moraxella catarrhalis)。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也常為誘因或協同緻病。
- 誘發因素: 多繼發于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咽鼓管(連接鼻咽部與中耳的管道)功能不良是核心發病機制。上呼吸道感染引起鼻咽部粘膜腫脹,阻塞咽鼓管開口,導緻中耳通氣引流障礙,病原體易逆行侵入中耳腔繁殖引發感染。嬰幼兒咽鼓管短、平、直,更易發病。
三、 診斷要點
- 病史: 急性起病的耳痛、發熱、聽力變化等,近期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 體格檢查: 耳鏡檢查是金标準。可見鼓膜:
- 充血(血管紋增多或彌漫性發紅)。
- 膨出(失去正常标志,向外凸起)。
- 活動度降低(可通過鼓氣耳鏡觀察)。
- 渾濁或不透明。
- 穿孔(可見膿液流出)。
- 鑒别診斷: 需與滲出性中耳炎(中耳積液但無急性感染症狀)、外耳道炎等區分。
四、 治療原則
- 目标: 控制感染、緩解疼痛、預防并發症(如鼓膜穿孔、乳突炎、聽力損失)。
- 鎮痛: 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是緩解耳痛和發熱的主要藥物。
- 抗生素治療:
- 指征: 并非所有AOM都需立即使用抗生素。醫生會根據患兒年齡(<6個月通常需抗生素)、症狀嚴重度(中重度耳痛或高熱)、是否雙側發病、有無耳漏以及隨訪條件綜合判斷。
- 首選藥物: 阿莫西林是多數情況下的首選。對青黴素過敏或考慮耐藥菌感染時,可選擇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頭孢類或大環内酯類抗生素。
- 療程: 通常5-10天,具體取決于年齡、藥物和病情。
- 觀察等待: 對于年齡≥6個月、症狀輕微(尤其單側發病、無高熱)的患兒,可在醫生指導下密切觀察48-72小時,暫不使用抗生素,但需确保能及時複診。期間應給予鎮痛治療。
五、 預防與預後
- 預防:
- 疫苗接種: 接種肺炎球菌結合疫苗(PCV)和流感疫苗可顯著降低AOM發病率。
- 母乳喂養: 提倡母乳喂養至少6個月,有助于增強嬰兒免疫力。
- 避免二手煙: 暴露于二手煙會增加兒童患AOM的風險。
- 預後: 大多數急性中耳炎經適當治療後預後良好,症狀在數日内緩解。積液可能持續數周至數月才完全吸收。反複發作需排查潛在誘因(如腺樣體肥大、免疫缺陷)。
權威參考來源:
- UpToDate: Patient education: Ear infections (otitis media) in children (Beyond the Basics) (醫學循證數據庫,内容需訂閱訪問)
-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AAP):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Otitis Media (AOM) (美國兒科學會臨床實踐指南)
-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Ear Infection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關于耳部感染的信息頁)
- Mayo Clinic: Ear infection (middle ear) (梅奧診所關于中耳炎的疾病介紹頁)
網絡擴展解釋
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感染性炎症,可分為急性非化膿性中耳炎和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兩種類型,常見于兒童,尤其在冬季和春季高發。以下是綜合解釋:
1.定義與分類
- 急性非化膿性中耳炎:多因上呼吸道感染導緻咽鼓管阻塞,中耳腔積液引發炎症,早期表現為黏膜充血和滲出液積聚,無膿性分泌物。
-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細菌感染引起中耳黏膜化膿性炎症,常見緻病菌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鍊球菌,以及肺炎鍊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導緻鼓膜穿孔、耳流膿,甚至顱内并發症。
2.病因與發病機制
- 主要誘因:感冒、流感等上呼吸道感染(占多數病例),或鼻炎、鼻窦炎等導緻咽鼓管功能障礙。
- 感染途徑:病原體通過咽鼓管侵入中耳(最常見),少數經外耳道或血液傳播。兒童因咽鼓管短平寬,更易被感染。
3.典型症狀
- 耳痛:突發性刺痛或跳痛,嬰幼兒表現為哭鬧、抓耳、睡眠不安。
- 發熱:體溫可達38℃以上,兒童可能伴嘔吐、腹瀉。
- 聽力下降:因鼓室積液或鼓膜穿孔導緻傳導性聽力減退。
- 耳流膿:化膿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後可見膿性分泌物。
4.高發人群與季節
- 人群:0-3歲嬰幼兒(免疫力較低,咽鼓管結構特殊)。
- 季節:冬季和春季(與感冒、流感高發相關)。
5.治療與預防
- 治療原則:抗生素抗感染(如青黴素類)、緩解疼痛,鼓膜穿孔需局部清潔護理。
- 預防建議:及時治療上呼吸道感染,避免用力擤鼻,嬰幼兒喂養後保持頭高位減少反流風險。
若患兒出現持續耳痛、發熱或耳流膿,需及時就醫以避免聽力損傷等後遺症。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巴裡-索爾法不相關的測顱徑産權通知純度标準道瓊斯工業指數電導池常數底砧短柄産鉗對旋惡意放利者發送數據報公用分類喉角即期裝船開瓣銳聲柯斯頓氏綜合征冷滾模态控制前向誤差分析敲彎山地熱上皮鞘時諧波首席審核機隨意萬一微型計算機外圍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