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英文解釋翻譯、祭祀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fete; sacrifice
分詞翻譯:
祭的英語翻譯:
hold a memorial ceremony for; offer a sacrifice to; wield
祀的英語翻譯:
offer sacrifices
專業解析
"祭祀"在漢英詞典中的核心釋義及文化内涵如下:
-
核心釋義與英譯
祭祀 (jìsì) 指通過特定儀式向神靈、祖先或亡靈敬獻祭品,以表達崇敬、祈求或紀念的行為。權威漢英詞典如林語堂《當代漢英詞典》将其譯為"to offer sacrifices (to gods or ancestors)" 或"to worship (through ritual offerings)"。牛津漢英詞典則強調其儀式性,譯為"to perform sacrificial rites"。
-
儀式對象與目的
祭祀的對象主要包括三類:
- 神靈 (Deities/Gods):如天地、自然神(河神、山神)、宗教神祇(佛、道教神仙),旨在祈福禳災。
- 祖先 (Ancestors):表達孝道、追思先人,祈求家族庇佑(來源:《中華禮儀辭典》)。
- 亡靈 (Spirits of the Dead):超度亡魂或紀念曆史人物(如孔子祭典)。
-
祭品與儀式流程
傳統祭祀需供奉"三牲五谷"(動物犧牲、糧食)、酒水、香燭等。流程包含"焚香、奠酒、獻牲、誦讀祝文、叩拜" 等環節(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宗教禮儀文化》)。現代儀式常簡化為獻花、鞠躬。
-
文化意義與社會功能
祭祀是中華禮制核心(《周禮》),維系宗法制度與倫理秩序。其功能包括:
- 強化家族認同(宗祠祭祀)
- 構建社會道德規範(祭孔彰顯尊師重道)
- 非物質文化遺産(如黃帝陵祭典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
-
相關術語英譯對照
- 祭品:Sacrificial offerings
- 祭壇:Altar/Sacrificial altar
- 祭文:Eulogy/Ritual prayer
- 祭祖:Ancestor worship
權威參考來源:
- 林語堂. (1972). 《當代漢英詞典》.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ISBN 9789622014138
- 中國社會科學院. (2010). 《中國宗教禮儀文化》. 宗教文化出版社.
-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0). 《牛津漢英詞典》. ISBN 9780199207619
網絡擴展解釋
“祭祀”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深厚意義的信仰活動,其含義和特點可綜合以下内容進行解釋:
1. 基本定義
祭祀是指通過特定儀式向神靈、祖先或自然力量表達崇敬、祈求庇佑的禮俗行為。其核心是通過供奉祭品、行禮叩拜等方式,建立人與超自然力量的連接。
2. 起源與信仰基礎
- 信仰根源:源于人類早期對自然界的敬畏和祖先的崇拜,形成了天地信仰與祖先信仰兩種原始觀念。人們通過祭祀祈求風調雨順、消災避禍。
- 發展演變:早期祭祀形式簡單甚至野蠻(如塑造神靈偶像),後逐漸演變為儒家禮典的核心部分,成為“吉禮”。
3. 主要類型
祭祀對象通常分為三類:
- 天神:如日月星辰等自然神明;
- 地祇:包括山川、土地等自然神;
- 人神:即祖先或曆史人物。
此外,按場景可分為宗廟祭祀、民間家祭等,近年來還出現了網絡祭祀等新形式。
4. 社會與文化意義
- 傳承倫理:通過祭祀活動緬懷祖先德行,強調“不忘本”的倫理觀念。
- 規範秩序:古代有嚴格等級制度,如“天子祭天地,士庶祭祖先”,體現了社會階層和禮法規範。
- 節日載體:清明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均與祭祀密切相關,成為文化傳承的重要紐帶。
5. 現代意義
祭祀在現代社會仍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符號,既保留了傳統儀式(如上香、獻供),也適應時代發展衍生出新形式(如環保祭祀、線上祭掃),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延續與創新。
若需更詳細的曆史案例或具體儀式流程,可參考、5、13中的補充說明。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白蓬草卡品編號行标號字段鼻縱裂不公正的劃分選區帶狀核粒細胞大腦攝影法單位記錄法等效構型電子注線變化失真動環多核磁共振二溴化羟氧钼糕餅制造耗盡型場效應晶體管精神貫注過強抗過敏素可變顔寬濾波器可達樹可重用子程式藍卡亮氨酸氨連接功能賣俏偶發性粘液囊入站調步燒痛十七碳烯二酸什物特異體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