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computer utility
adding machine; calculating machine; calculator
【計】 brain unit; computer; computing machinery; computor; FONTAC; ILLIAC IV
【經】 calculating machine
communal; for public use; public
【計】 sharing
give service to; serve
【法】 serve
計算機公用服務(Computer Public Service)是指基于信息技術基礎設施,為公衆或特定群體提供标準化、開放共享的計算資源與技術支持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其核心特征體現在以下五個維度:
定義與功能定位
根據《牛津計算機與信息技術詞典》(第6版),該術語對應"public computing service",特指政府機構或授權組織通過互聯網提供的非營利性數字服務,涵蓋電子政務平台、公共數據庫系統及開放式計算資源共享平台(來源:Oxford University Press)。美國國家标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特别強調其應具備身份認證加密機制與數據隔離技術标準(來源:NIST Special Publication 800-145)。
技術實現架構
典型架構包含虛拟化資源池(IaaS)、平台即服務(PaaS)和軟件即服務(SaaS)三層模型。IEEE 雲計算标準(IEEE 2301-2020)規定,公共服務平台必須支持多租戶架構與動态資源分配,确保不同用戶間的數據邏輯隔離(來源:IEEE Xplore數據庫)。
社會服務場景
中國《"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列舉了社會保障雲平台、智慧城市指揮系統等14類重點建設方向,其中教育資源共享平台已覆蓋93%的縣級以上行政區(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網)。
安全合規要求
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第32條明确規定,公共服務系統需實施端到端加密傳輸,操作日志留存周期不得少于180天(來源:EUR-Lex法律數據庫)。我國等保2.0标準将政務雲平台統一納入第三級安全防護範疇(來源: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
發展演進趨勢
Gartner《2024年公共雲服務預測報告》指出,量子安全加密技術與聯邦學習框架正逐步應用于醫療健康、交通調度等公共服務領域,預計2026年相關技術采納率将達到67%(來源:Gartner官方網站)。
“計算機公用服務”通常指通過共享的服務器或網絡資源為多個用戶或組織提供計算、存儲、應用支持等服務。以下是詳細解析:
公用服務的核心在于資源共享與獨立運行。它通過高性能服務器或雲計算平台,允許多用戶同時訪問并執行任務,但彼此數據隔離。例如,企業可使用同一雲服務器部署不同部門的系統,而數據互不幹擾。
如需進一步了解技術實現細節,可參考網絡架構或雲計算相關教材。
巴布科克氏手術閉路發訊財務收益財務信譽粗手稿膽囊頸靜脈電子束指引管多指的公益信托過戶契據核算管理制度混合基石油價格變動條款降序排序間接利尿劑家庭結構借主紀錄保持者困難類上腺素阻斷劑離子強度氯化氧铪燒結試驗铈土似牙的送氣調整位置外廓線委托人的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