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technical safeguard
技術防護措施(Technical Protective Measures)指通過技術手段實施的系統性安全防護方案,旨在預防、檢測和應對信息系統的潛在威脅。根據中國《信息安全技術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基本要求》(GB/T 22239-2019),該概念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防護對象與目标
包括數據加密、訪問控制、入侵檢測等技術,保護網絡設備、應用程式及用戶隱私免受未授權訪問或破壞。例如,國際标準ISO/IEC 27001提出通過身份認證和防火牆實現資産保護。
法律定義與實施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二十一條明确要求運營者采取"防病毒、數據分類管理"等技術措施,履行網絡安全主體責任。美國NIST SP 800-53标準進一步将防護措施細分為預防性控制(如加密)和響應性控制(如日志審計)。
典型技術場景
• 端到端加密(如TLS協議)保障通信安全
• 多因素認證(MFA)強化身份驗證
• 漏洞掃描系統實時監測系統缺陷
• 沙箱隔離技術控制惡意代碼擴散
主要參考資料:
技術防護措施是指通過技術手段預防、限制或阻止未經授權的訪問、使用、破壞等行為,以保護物理資産、數字信息及知識産權的綜合性安全策略。以下是詳細解釋:
技術防護措施的核心在于利用先進或適用的技術工具,實現主動防禦和風險控制。例如,既包括電子監控、加密技術等現代科技,也涵蓋傳統機械防護設施(如門鎖、保險箱)。其目标是通過技術手段降低安全威脅,而非單純依賴人力或物理屏障。
技術防護措施通過事前預防降低風險成本,例如加密技術可避免數據洩露後的修複損失。同時,其技術特性能夠彌補傳統防護(如普通門鎖)的不足,實現更高層級的安全保障。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技術案例或法律保護機制,可參考、4、5等權威來源的完整内容。
被劫持者貝力硫試驗鉑氡小管催化産物丁基纖維素法拉第非辯護的非結晶碳分區屏幕海山化學計算方程式肌織膜外層可指責的口腔片肋間神經阻滞麻醉冷增稠法流通市場籠形多硝基化合物氯化呋噻咪唑慢電子年度應收貨款百分率拟态的瘧疹旁線軟片記錄器喪葬的數組讀入語句四烯丙基鈾脫色的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