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址尋址英文解釋翻譯、變址尋址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index addressing; indexed addressing
分詞翻譯:
變址的英語翻譯:
【計】 X
尋址的英語翻譯:
【計】 ADR
專業解析
變址尋址(Indexed Addressing)是計算機體系結構和彙編語言中的一種重要内存尋址方式。其核心思想是通過一個基址寄存器(Base Register)和一個變址寄存器(Index Register)的内容相加來形成操作數的有效内存地址(Effective Address, EA)。
核心概念解釋:
-
尋址過程:
- 指令中通常會指定一個基址寄存器(例如 BX 或 BP 在 x86 架構中)和一個變址寄存器(例如 SI 或 DI 在 x86 架構中)。
- CPU 在執行指令時,會将基址寄存器中的值(稱為基地址)與變址寄存器中的值(稱為索引值或偏移量)進行相加。
- 相加後得到的和就是操作數在内存中的有效地址(EA)。
- CPU 根據這個有效地址去訪問内存,讀取或寫入操作數。
- 公式表示為:
$ text{Effective Address (EA)} = text{Base Register} + text{Index Register} $
-
主要優勢與應用場景:
- 高效處理數組和數據結構: 這是變址尋址最典型的用途。基址寄存器可以指向數組的起始地址(基地址),變址寄存器則存放數組元素的索引(下标)。通過改變變址寄存器的值(索引),可以方便、快速地訪問數組中的不同元素,無需修改指令本身。例如,遍曆一個數組。
- 訪問複雜數據結構成員: 在結構體或記錄等數據結構中,基址寄存器可以指向結構體的基地址,變址寄存器存放特定成員相對于結構體起始地址的偏移量(offset)。
- 實現相對靈活的尋址: 通過分别修改基址寄存器或變址寄存器的内容,程式可以動态地改變訪問的内存區域或位置。
-
與相近尋址方式的區别:
- 基址尋址 (Base Addressing): 僅使用一個基址寄存器,指令中提供一個固定的偏移量(位移量 Displacement)。有效地址 = 基址寄存器 + 位移量。常用于訪問過程(函數)的棧幀或數據段内的固定偏移位置。
- 變址尋址 (Indexed Addressing): 如上所述,使用基址寄存器 + 變址寄存器。更強調通過索引值(變址寄存器)來遍曆數組等。
- 基址變址尋址 (Based Indexed Addressing): 可以看作是兩者的結合或更通用的形式,有效地址 = 基址寄存器 + 變址寄存器 + 位移量(如果指令提供)。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
漢英對照關鍵術語:
- 變址尋址: Indexed Addressing
- 基址寄存器: Base Register
- 變址寄存器: Index Register
- 有效地址: Effective Address (EA)
- 基地址: Base Address
- 索引值 / 偏移量: Index / Offset
- 操作數: Operand
- 内存地址: Memory Address
- 數組: Array
- 數據結構: Data Structure
- 彙編語言: Assembly Language
- 中央處理器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權威參考來源:
- 計算機組成與設計 (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Design) - David A. Patterson & John L. Hennessy: 這本經典教材深入講解了 CPU 設計,包括各種尋址模式(Addressing Modes)的原理和實現。其最新版通常稱為 “Patterson & Hennessy”。
- Intel® 64 and IA-32 Architectures Software Developer Manuals: 對于 x86/x64 架構,Intel 的官方手冊是變址尋址(以及基址尋址、基址變址尋址等)實現細節的權威參考,詳細描述了相關寄存器的使用和限制。
- ARM Architecture Reference Manual: 對于 ARM 架構,ARM 公司提供的參考手冊詳細定義了該架構支持的所有尋址模式。
- Tanenbaum, Andrew S. - Structured Computer Organization: 這本書從底層硬件到彙編層面清晰解釋了尋址模式的概念。
網絡擴展解釋
變址尋址(Indexed Addressing)是計算機體系結構中一種常見的尋址方式,其核心思想是通過變址寄存器(Index Register)中的值來動态調整指令中給定的地址,從而形成最終的操作數有效地址。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概念
2. 主要特點
- 靈活性:通過改變變址寄存器的值,可以靈活訪問連續内存區域(如數組、字符串)。
- 代碼複用性:同一段代碼可通過調整變址寄存器訪問不同數據,減少重複指令。
- 硬件支持:需要CPU提供專門的變址寄存器(如x86架構中的
ESI
、EDI
)。
3. 應用場景
- 數組遍曆:
假設數組基地址為A
,變址寄存器存儲當前元素索引i
,則第i
個元素的地址為A + i * 數據長度
。
- 循環控制:
在循環中遞增變址寄存器,逐個處理數據。
- 字符串操作:
如拷貝、比較時,通過變址寄存器定位字符位置。
4. 與基址尋址的區别
- 變址尋址:
- 變址寄存器存儲偏移量,形式地址為基地址(如數組首地址)。
- 程式員主動控制偏移量的變化。
- 基址尋址:
- 基址寄存器存儲基地址,形式地址為偏移量。
- 通常由操作系統管理基地址,用于内存保護或重定位。
5. 示例
假設指令為LOAD R1, 100(IX)
,且變址寄存器IX=20
:
- 有效地址 = 100(基地址) + 20(變址寄存器值) = 120
- 操作:将内存地址120的數據加載到寄存器R1。
變址尋址通過結合寄存器動态值和固定地址,實現了對連續數據結構的高效訪問,是程式設計中處理數組、循環等場景的重要工具。其核心優勢在于減少指令修改需求,提升代碼的簡潔性和執行效率。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白芨草二矽酸鹽反射興奮反作用浮點指令組跟腱囊工具性資本貨物航向平面位置顯示器亨特色度繪圖員回轉篩建立新圖表焦磷酸硫胺極接點金屬氧化鋁氧化矽機器數據處理控制電壓钌六羰钼顱軸名義租金尿濃縮過度拳擊耳生牙質纖維神經下的水道學者索引點同族溶解萬能選手彎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