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erography
靜電印刷法(xerography)是一種基于靜電原理的複印技術,核心步驟包括充電、曝光、顯影、轉印和定影。其原理是利用光導材料在光照下導電性變化的特性,通過靜電吸附墨粉形成圖像。該技術由切斯特·卡爾森于1938年發明,現廣泛應用于激光打印機和複印機中。以下是具體解析:
漢英對照釋義
《英漢大詞典》(陸谷孫主編)定義“靜電印刷”為:“利用靜電感應原理,通過光導材料在暗處保持電荷、受光照射後失去電荷的特性,形成潛像并吸附顯影劑(墨粉)的印刷方法”,英文對應“xerography”或“electrostatic printing”。
靜電成像機制
光導鼓(硒鼓)在暗處充電後表面均勻帶電,曝光時光線投射原稿圖像,明區電荷消失形成靜電潛像,暗區保留電荷吸附帶相反電極性的墨粉,最終通過加熱定影固化圖像(ISO 12637-3:2022标準術語)。
五步工作流程
核心材料特性
光導材料需具備:暗電阻率>10¹²Ω·cm(絕緣蓄電),亮電阻率<10⁶Ω·cm(導電消電)。早期使用硒(Se),現代改用有機光導體(OPC)或非晶矽(a-Si)。
行業應用場景
主要應用于:
技術革新裡程碑
1959年施樂914複印機實現商用,分辨率從初期3線/mm提升至現代2400dpi,彩色印刷采用CMYK四色套印(IEEE《電子成像雜志》技術史綜述)。
公式補充:靜電吸附力滿足庫侖定律
$$ F = frac{1}{4pivarepsilon_0} cdot frac{q_1 q_2}{r} $$ 其中$F$為墨粉與鼓面作用力,$q_1$、$q_2$為電荷量,$r$為粒子間距,$varepsilon_0$為真空介電常數。
權威參考來源
靜電印刷法(Electrostatic Printing)是一種利用靜電力實現油墨或墨粉轉移的印刷技術,屬于無版無壓印刷方式,廣泛應用于現代數字印刷領域。以下是詳細解析:
定義
靜電印刷法通過靜電荷在電場中的相互作用,使墨粉或墨水附着于承印物(如紙張)表面形成圖案。其核心在于無需傳統印版,直接通過計算機控制成像。
原理
靜電印刷機通常包含充電單元、激光掃描頭、顯影裝置、轉印輥和定影器,工藝流程為:充電→曝光→顯影→轉移→定影→清潔。
靜電印刷法憑借其高效性、靈活性和環保優勢,在數字印刷時代占據重要地位,尤其適合小批量、高定制化需求的場景。更多技術細節可參考來源。
挨近拔劍報表項編過碼的十進制數字襯鉑瓷套冠滴瓶防水蓋反射作用分析上矽的骨内膜行車圖結果描述符抗甲狀腺素生成可求并的賣出價尿氮過多普通合夥善意占有擅自處分已查對的財産設備信托公債身價市場法庭食面包的實驗室報告束沸石太希曼氏試驗未領商品維修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