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kimberlite
aurum; gold; golden; metals; money
【化】 gold
【醫】 Au; auri-; auro-; aurum; chryso-; gold
benefit; favourable; profit; sharp
cliff; crag; rock
【醫】 petrosa; rock
金伯利岩(Kimberlite)是一種稀有的超基性火山岩,因最早發現于南非金伯利(Kimberley)地區而得名。它是地球深部岩漿快速上湧至地表或近地表形成的岩石,是原生鑽石的主要母岩之一。
岩石類型
金伯利岩屬于超鉀質超基性岩,富含鎂、鉀及不相容元素,常呈深綠色至黑色。其典型結構為斑狀結構,基質中可見橄榄石、金雲母、鉻透輝石等礦物斑晶,并含有特征性的地幔捕虜體(如石榴石橄榄岩)。
礦物組成
主要礦物包括橄榄石、金雲母、鉻鐵礦、鎂鋁榴石(Pyrope)、鉻透輝石等。其中鎂鋁榴石和鉻鐵礦是重要的鑽石伴生指示礦物(G10礦物),可用于勘探靶區篩選。
形成深度
金伯利岩岩漿起源于地幔150–250公裡深處,通過深大斷裂帶快速上升,形成岩筒(Pipe)、岩牆(Dike)或岩床(Sill)。其噴發具有爆發性,常形成火山口相或淺成侵入相。
全球分布
主要分布于穩定克拉通内部,如南非、俄羅斯西伯利亞、加拿大西北地區、澳大利亞阿蓋爾及中國遼甯瓦房店等地。全球已知金伯利岩體約6,500個,但僅約1,000個含鑽石,具經濟價值的不足100個。
鑽石載體
金伯利岩是原生鑽石礦床的主要來源,鑽石在其形成過程中由地幔高壓環境結晶并隨岩漿攜帶至地表。例如,南非"大洞"(Big Hole)金伯利岩筒曾産出超3噸鑽石。
勘探标志
地質學家通過識别金伯利岩指示礦物(如高鉻低鈣的鎂鋁榴石)、地球物理異常(磁法、電磁法)及遙感解譯定位潛在岩體,結合微鑽石分析評估經濟潛力。
權威參考資料
金伯利岩是一種特殊的超基性火成岩,因首次發現于南非金伯利地區而得名。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岩石性質
金伯利岩屬于偏堿性超基性岩,主要礦物成分為橄榄石、金雲母和透輝石,常呈現黑色、暗綠色或灰色。其典型結構為斑狀或角礫狀構造,是金剛石(鑽石)的主要母岩之一。
形成與分布
形成于地幔深處(約100-400公裡),通過火山噴發攜帶至地表,常見于古老大陸的穩定構造區域,如南非、俄羅斯以及中國的遼甯、山東、新疆等地。
與金剛石的關系
金伯利岩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可能生成金剛石,但需經曆突然噴發至地表才能保存。全球僅有20%-30%的金伯利岩含金剛石,富礦多具粗粒橄榄石斑狀結構,貧礦則含更多金雲母。
科研價值
作為深部地幔物質樣本,金伯利岩為研究地球深部化學組成、闆塊活動及成礦機制提供關鍵線索。
金伯利岩不僅是經濟價值極高的金剛石載體,更是地球深部過程的“天然探測器”。其研究對理解大陸演化、礦産資源形成及地幔動力學具有重要意義。
阿凡曼菌素安全類包裝容量鈍尖描記法二次冷卻器額外保釋金費煦納常數附加原子個人的過濾葉片支架化工機械薦人公司接地解剖學名詞局部電路聯機診斷流動式細胞測量術内環的逆反應秋天三合氯喹啉三足式自動間歇卸料離心機蘇合香油粟粒性結核同步信號褪色魏爾嘯氏細胞微寄生物未能申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