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狀菌素英文解釋翻譯、蠟狀菌素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cerexin
相關詞條:
1.cerein
分詞翻譯:
蠟的英語翻譯:
candle; cere; wax
【化】 wax
【醫】 cera; cero-; wax
狀的英語翻譯:
account; certificate; condition; shape; state; written complaint
【醫】 appearance
菌的英語翻譯:
bacterium; fungus; mushroom
【醫】 bacterio-
素的英語翻譯:
element; native; plain; usually; white
【建】 chart
專業解析
蠟狀菌素(英文:Cerexin),是由特定蠟狀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菌株産生的一類多肽類抗生素的總稱。其核心含義與特性可從漢英詞典角度及微生物學角度解析如下:
-
術語定義與核心含義 (Term Definition & Core Meaning)
- 中文: 蠟狀菌素
- 英文: Cerexin
- 詞源/構成: “蠟狀”指産生菌為蠟狀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其種名cereus意為“蠟狀的”);“菌素”是抗生素的常見後綴,表示由微生物(細菌)産生的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質。因此,“蠟狀菌素”直譯為“由蠟狀芽孢杆菌産生的抗生素”。
- 本質: 一類由蠟狀芽孢杆菌某些菌株在代謝過程中合成的次級代謝産物,屬于多肽類抗生素(Polypeptide antibiotics)。
-
生物學特性與活性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 Activity)
- 産生菌: 特異性源自蠟狀芽孢杆菌 (Bacillus cereus) 。
- 化學性質: 屬于複雜的多肽混合物。不同菌株産生的蠟狀菌素在具體組成和結構上可能存在差異,但均具有多肽的基本特性 。
- 抗菌譜: 主要對革蘭氏陽性菌 (Gram-positive bacteria) 表現出抑制或殺滅作用 。其作用機制通常涉及破壞細菌細胞膜的結構或功能,或幹擾細胞壁合成等關鍵過程 。
- 穩定性: 作為多肽類物質,其活性可能受pH、溫度、蛋白酶等因素影響,但部分多肽抗生素也具有一定的穩定性。
-
應用與關聯領域 (Application & Related Fields)
- 微生物拮抗: 在自然環境中,蠟狀芽孢杆菌産生蠟狀菌素是其與其他微生物(尤其是近緣的革蘭氏陽性菌)競争生存空間和資源的一種策略 。
- 抗生素研究: 作為天然抗生素的一員,蠟狀菌素是研究新型抗菌物質、理解細菌耐藥機制以及探索抗生素作用模式的模型之一 。雖然其本身可能因毒性、穩定性或抗菌譜限制等原因未成為主流臨床藥物,但對它的研究有助于抗生素科學的發展。
- 生物防治潛力: 在農業領域,某些産生抗菌物質的蠟狀芽孢杆菌菌株(可能産生蠟狀菌素或其他類似物)被研究或用作生物防治劑,以對抗植物病原菌 。
權威參考來源 (Authoritative References):
- 《伯傑氏細菌學鑒定手冊》 (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 該權威微生物分類學著作在描述蠟狀芽孢杆菌 (Bacillus cereus) 的生理生化特性及次級代謝産物時,會涵蓋其産生抗生素(如蠟狀菌素)的能力 。
- 《抗生素生物活性》 (The Biochemistry and Genetics of Antibiotic Production): 此類專業書籍詳細論述各類抗生素的産生菌、生物合成途徑、化學結構及作用機制,是理解蠟狀菌素等微生物源抗生素的經典文獻 。
- 微生物學期刊文獻 (Microbiological Journals): 如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Journal of Antibiotics,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等期刊長期發表關于蠟狀芽孢杆菌及其産生的抗菌物質(包括蠟狀菌素)的分離、純化、結構鑒定、活性測試及作用機制研究的原始論文和綜述 。
網絡擴展解釋
蠟狀菌素(Cerexin)是一類由蠟樣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産生的環狀多肽類抗生素,具有抗菌活性。其相關信息可歸納如下:
一、定義與分類
-
基本定義
蠟狀菌素屬于多肽類化合物,主要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發揮作用。其英文名稱存在多種拼寫形式,包括Cerexin和Cerein,可能因不同亞型或文獻差異導緻。
-
主要亞型
- 蠟狀菌素A(Cerexin A):CAS號55467-31-7,分子式C₆₃H₁₀₃N₁₅O₁₉,分子量1374.6。
- 蠟狀菌素B系列:包括B1(CAS 70943-81-6)、B4(CAS 70943-84-9)等,分子式分别為C₆₅H₉₉N₁₅O₁₈和C₆₆H₁₀₁N₁₅O₁₈。
二、理化性質
-
物理特性
- 蠟狀菌素A的密度約為1.0584,沸點估計值868.16°C,折射率1.6200。
- 蠟狀菌素B4的沸點較高,達1812°C。
-
化學結構
為含多個氨基酸殘基的環狀多肽,例如蠟狀菌素B1包含D-天冬酰胺、D-缬氨酸等複雜結構。
三、用途與安全性
-
抗菌應用
主要用于抑制革蘭氏陽性菌,可能通過破壞細胞膜或幹擾代謝途徑實現。
-
毒性風險
- 蠟狀菌素A對小鼠的腹腔注射LD₅₀為50 mg/kg,屬于高毒物質。
- 需嚴格遵循實驗室安全規範,避免直接接觸或吸入。
四、獲取與包裝
常見包裝規格為10mg至100g,純度可達99% HPLC級别。如需完整供應商信息,可參考、4、6、7等來源。
以上為蠟狀菌素的核心信息,如需具體亞型的合成方法或更詳細數據,建議查閱專業化學數據庫或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部分樹腸系膜後的豆葉穆提菊二級消退反射法律行為性質的錯誤防紫外線劑分布失常附睾體過程控制序列過少環隙塔灰球菌素甲糖假裝的法律行為精神變應性筋膜切除術絕對調節可在發生當年列支庫程式包锂光譜力氣美國加侖農村政策權組織氣閘騷動賒欠事後析誤傾印施瓦耳貝氏小體投保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