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rmeniaca amara; semen armeniacae amara
苦杏仁(Bitter Apricot Kernel)是薔薇科植物杏(Prunus armeniaca L.)或山杏(Prunus sibirica L.)的幹燥成熟種子,味苦,具有特殊香氣和顯著毒性。其詳細釋義如下:
苦杏仁呈扁心形,表面黃棕色,具深色脈紋,頂端尖,基部鈍圓。種皮薄,内含白色子葉2枚。其苦味主要源于所含的苦杏仁苷(Amygdalin),區别于甜杏仁(Sweet Apricot Kernel)的甘甜口感。
屬氰苷類化合物,在酶或酸作用下水解生成劇毒物質氫氰酸(HCN)。成人緻死劑量約為50mg HCN,相當于50-60粒苦杏仁。
$$ text{C}{20}text{H}{27}text{NO}_{11} + 2text{H}_2text{O} xrightarrow{text{酶}} 2text{C}6text{H}{12}text{O}_6 + text{C}_6text{H}_5text{CHO} + text{HCN} $$
含脂肪油(約50%)、蛋白質及維生素B₁₇(即苦杏仁苷的商業别名)。
經脫毒處理後用于制作杏仁茶、糕點,或提取杏仁油(需嚴格控毒)。
在文學中象征"苦澀的命運",如《甄嬛傳》中安陵容服苦杏仁自盡的情節,暗喻其悲劇人生。
參考資料
苦杏仁是薔薇科植物杏屬多種植物的幹燥成熟種子,主要作為中藥材使用。以下從定義、來源、功效及注意事項等方面綜合解釋:
苦杏仁别名杏仁,學名Semen Armeniacae Amarum,來源于薔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亞杏、東北杏或杏的種子。主産于中國北方,如内蒙古、吉林、遼甯、河北等地。其植株為落葉喬木,高可達6米,葉互生呈廣卵形,花單生且先于葉開放。
甜杏仁(南杏仁)味甜,多用于食品,如糕點或菜肴;苦杏仁(北杏仁)味苦,主要用于藥用。兩者雖同屬杏屬植物,但品種、用途及毒性差異顯著。
苦杏仁是兼具藥用價值與毒性的傳統中藥材,需在專業指導下合理使用。若需進一步了解其炮制方法或臨床應用,可參考權威藥典或中醫典籍。
暗視野聚光器安閑巴塞爾不到案顫菌科襯爐粗齒鋸對向轉轍鎖插杆反或芬萊天然色法格子窗工業物質銷售者将功補過間接後果剪切稀化靜力矩經銷商脈沖多普勒系統脈絡膜上的貌似真的強力纖維酶全切開術栅陰電容生成模式十八烷醇十二歲磨牙試樣分析器手過小手肩型肌萎縮同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