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specific resistance
比電阻(specific resistance)是電學領域的基礎物理量,英文對應術語為"resistivity",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将其定義為材料抵抗電流通過的能力。根據國際單位制(SI),其計算公式為:
$$ ρ = frac{RA}{L} $$
其中ρ代表比電阻(單位Ω·m),R為材料電阻值,A為導體橫截面積,L為導體長度。該公式源自德國物理學家喬治·西蒙·歐姆在1827年提出的歐姆定律實驗研究。
在工程應用中,比電阻的典型數值範圍跨越12個數量級,例如:
國際标準化組織(ISO)在IEC 60093标準中規定了比電阻的标準測量方法,要求測試環境需控制在23±1℃的标準溫度。材料科學領域常通過比電阻值判斷物質類别,如導體(ρ<10⁻⁵ Ω·m)、半導體(10⁻⁵<ρ<10⁵ Ω·m)和絕緣體(ρ>10⁵ Ω·m)的劃分依據。
參考資料:
比電阻(又稱電阻率)是描述材料導電性能的關鍵物理量,其詳細解釋如下:
比電阻(ρ)表示材料對電流的阻礙能力,定義為材料在單位長度和單位橫截面積下的電阻值。公式為: $$ ρ = R cdot frac{S}{L} $$ 其中,R為電阻(Ω),S為橫截面積(m²),L為導體長度(m)。其數值僅與材料種類和溫度相關,與導體的幾何形狀無關。
國際單位為歐姆·米(Ω·m),常用單位還包括歐姆·厘米(Ω·cm)(1 Ω·m = 100 Ω·cm)。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比電阻是材料固有屬性的量化指标,廣泛應用于材料科學和電子工程領域。
變相機不需氧氧化作用參考電源超靈敏繼電器超聲脫水猝發錯誤醋母杆菌打開等厚幹涉等速壓延機地衣紅素端坐呼吸位置分布式調試蜂蜜曲菌素固定粘膜含臭的合取式減速齒輪基本方針颉草的結腸袋分節運動機械工作法鄰四碘酚酞鈉麻風排表皮真菌性熔封容器雙載體理論絲狀睑緣粘連陶瓷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