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氣減濕(英文:Air Dehumidification)是指通過物理或化學方法降低空氣中水蒸氣含量的過程,旨在控制環境濕度以滿足舒適性、工業工藝或物品保存的需求。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典釋義
在漢英對照語境中,“空氣減濕”對應“air dehumidification”,指移除空氣中多餘水分的技術。《英漢暖通空調術語手冊》将其定義為:“通過冷凝、吸附或吸收等方式,降低空氣絕對濕度與相對濕度的過程”。
作用機理
$$ P_s = 611.2 times expleft(frac{17.67 times T}{T + 243.5}right)
$$
其中 ( P_s ) 為飽和水蒸氣壓(Pa),( T ) 為空氣溫度(℃)。
民用領域
維持室内相對濕度40%-60%(ASHRAE标準),防止黴菌滋生及家具變形。家用除濕機通常采用冷凝原理,日除濕量以升/日(L/D)計量。
工業需求
$$
Q_L = mw times h{fg}
$$
其中 ( mw ) 為除濕量,( h{fg} ) 為水汽化潛熱(約2450 kJ/kg)。
權威參考來源
空氣減濕是指通過技術手段降低空氣中的濕度,使環境達到適宜或工藝要求的過程。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含濕量變化
空氣減濕的核心是減少空氣中的水蒸氣含量,即降低含濕量(d)。根據,含濕量計算公式為:
$$
d = frac{mw}{m{da}}
$$
其中$mw$為水蒸氣質量,$m{da}$為幹空氣質量。減濕即通過冷凝、吸附等方式減少$m_w$,從而降低d值。
人體舒適需求
人體適宜濕度為60%-70%()。當濕度過高時(如梅雨季),會導緻悶熱感、衣物潮濕等問題,此時需通過減濕改善舒適度。
制冷除濕
空調通過冷凝原理實現:潮濕空氣流經低溫蒸發器,水蒸氣凝結成水滴排出,幹燥空氣再被加熱回室内()。這是家庭和商用場景最常用的方法。
其他工業技術
包括轉輪除濕機(利用吸附材料)、熱管除濕機(熱交換原理)等(),適用于精密儀器生産、地下工程等對幹燥要求嚴格的場合。
以空調為例:開啟“除濕”模式後,壓縮機低速運行,室内風扇轉速降低,延長空氣與蒸發器接觸時間以充分冷凝水分()。
腸激酶産生耐受性的膽管小腸吻合術氮降解典型牙槽膿腫定量分析方法斷續運轉奉獻物個人人壽保險單工廠門市部直接銷售工作速度骨軟骨原細胞攪乳器機能性痙攣卡尼汀兩頭落空龍蓮屬蘿ě羅斯氏體面罩配電設備青塊雲母時間擺動雙壁貯罐隨意肌特别職位津貼條輸送線統計假設同質異晶退稅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