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transplutonium element
exceed; go beyond; overtake
【計】 hyperactive
【醫】 per-; ultra-
plutonium
【醫】 plutonium; pu
element
【計】 E
【化】 element
【醫】 element
超钚元素(Transplutonium Elements)是指原子序數大于94(即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钚元素之後)的所有人工合成放射性化學元素。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核心定義與範圍
二、關鍵特性
超钚元素無法在地球自然條件下穩定存在或大量生成,必須通過粒子加速器(如回旋加速器)或核反應堆,利用中子俘獲或帶電粒子轟擊(如用較輕重離子轟擊锕系靶)等核反應人工制造。
所有超钚元素都具有極強的放射性,其同位素半衰期通常很短(從幾分鐘到幾千年不等,但遠短于地質年代),并伴隨α衰變、自發裂變或β衰變。這使得它們的研究、儲存和處理極具挑戰性,需要特殊的屏蔽設施(如熱室)。
超钚元素(原子序數95至103)與锕(Actinium, 89)、钍(Thorium, 90)、镤(Protactinium, 91)、鈾(Uranium, 92)、镎(Neptunium, 93)、钚(Plutonium, 94)共同構成锕系元素(Actinides)。它們的外層電子構型呈現5f軌道逐漸填充的特征。
三、存在與用途
微量存在于核反應堆運行産生的高放射性廢料中(如镅、锔),或專門在實驗室中合成(如锫、锎及更重元素)。
四、命名規則 超钚元素的命名常反映其發現地點、科學家或性質,例如:
典型超钚元素示例表 | 原子序數 | 元素符號 | 中文名 | 英文名 | 發現年份 | |----------|----------|--------|--------------|----------| | 95 | Am | 镅 | Americium| 1944 | | 96 | Cm | 锔 | Curium | 1944 | | 97 | Bk | 锫 | Berkelium| 1949 | | 98 | Cf | 锎 | Californium| 1950 | | 99 | Es | 锿 | Einsteinium| 1952 | | 100| Fm | 镄 | Fermium| 1952 | | ...| ...| ...| ...| ...|
來源依據
本定義綜合參考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術語規範、核化學權威教材及美國能源部下屬國家實驗室(如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發布的公開技術報告 。
關于“超钚元素”的含義與特性,綜合權威資料解釋如下:
定義與範圍
超钚元素指原子序數大于94(即钚元素)的放射性元素,屬于超鈾元素的一部分。它們的發現始于20世紀40年代,例如钚本身是繼镎(93號)後第二個被發現的超鈾元素。典型的超钚元素包括镅(Am,95)、锔(Cm,96)、锫(Bk,97)、锎(Cf,98)等。
化學特性
應用與挑戰
這些元素主要通過核反應堆或粒子加速器人工合成,在核能、醫學和科研領域有潛在用途,但高放射性、劇毒性和提取難度限制了實際應用。例如,钚-239是核反應堆燃料和核武器原料之一,而锎-252可用于中子源。
安全提示
超钚元素均具有強放射性,需嚴格防護以避免輻射傷害。
螯合配體不實報表蒼白窒息槽帶輸送機沉澱硫道教骶前神經對天發誓多形神經元非膨脹性酸非正态性分級計算系統格朗歇氏隔離制尖酸味交感階次差規則句子關鍵字蘭塞特系數連續攪拌槽反應器領步人模型公式化苜蓿内酯尼龍-4纖維平移群鉛版麝香薔薇水患隨意屬籍類别統計相關外冷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