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blighted ovum
atrophy; shrink; shrivel; wither
【醫】 analosis; atrophia; atrophy
【經】 contraction
egg; nit; ovum; spawn
【醫】 egg; germ corpuscle; oo-; Ov.; ova; ovi; ovi-; ovo; ovum
在漢英醫學詞典中,“萎縮卵”對應的英文術語為“blighted ovum”(枯萎卵)或“anembryonic pregnancy”(無胚胎妊娠),指受精卵在子宮内着床後未能正常發育形成胚胎的妊娠異常現象。該術語最早由美國婦産科醫師協會(ACOG)在《妊娠早期并發症診療指南》中提出,指通過超聲檢查發現妊娠囊内缺乏胚胎結構,僅存在空囊狀态,多發生于妊娠5-8周。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胚胎學研究,萎縮卵的形成機制與染色體異常直接相關,約60%的案例由三體性(如16號染色體三體)引起,導緻滋養層細胞持續分泌hCG激素而胚胎停止發育。世界衛生組織(WHO)《生殖健康技術指南》建議采用經陰道超聲聯合血清β-hCG水平檢測進行診斷,當妊娠囊直徑≥25mm未見卵黃囊或≥18mm未見胚胎時即可确診。
萎縮卵是婦産科術語,指胚胎在妊娠早期停止發育後出現的自然流産現象。以下是具體解析:
1. 定義與特征 萎縮卵屬于胚胎停育的一種表現,指受精卵形成胚囊後,胚胎未正常發育或消失,超聲檢查可見胚囊内無胎兒結構。通常在懷孕6周左右通過超聲診斷,若胚囊直徑≥1.8cm且未見胎芽,即可高度懷疑。
2. 診斷标準 臨床采用「1.8cm法則」:當胚囊直徑超過1.8cm仍未檢測到胎心胎芽時,需間隔1周複查超聲。若胚囊無增長或胚胎結構仍未出現,則确診為萎縮卵。
3. 發生原因 主要與胚胎染色體異常(約占50%)、母體黃體功能不足、感染或子宮環境異常有關。屬于自然淘汰機制,約80%發生在妊娠12周前。
4. 處理方式 确診後需通過藥物或手術清宮,避免組織殘留引發感染。建議3個月後再備孕,期間建議進行染色體檢查和激素水平評估。
注意區分:需與「卵泡萎縮」區别,後者指卵泡發育成熟但未破裂排卵的現象,屬于排卵障礙問題,常見于不孕症患者(相關-8)。兩者雖名稱相似,但分别涉及妊娠過程和生殖生理的不同階段。
半乳糖标榜成組疊代法穿孔操作員初速電流單邊進口限額電子鎖定耳上點礬土肥煤隔背軟骨蝶突恢複電流價格幅度甲基·庚基酮建築物買賣契約進入時間列出流量指示計羅耳斯頓氏規律男系親屬排糞道平衡載荷絨毛淨化器扇形面設法少交稅款受話號碼水平式差分表鎖骨上的神經後支羧甲基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