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存儲器英文解釋翻譯、微存儲器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micromemory; microstorage; microstore
分詞翻譯:
微的英語翻譯:
decline; profound; tiny
【計】 mic-; micro-
【醫】 micr-; micro-; mikro-; mu
存儲器的英語翻譯:
storage; store
【計】 M; memorizer; S
專業解析
在計算機體系結構中,微存儲器(Microstorage) 特指集成在微處理器或專用集成電路(ASIC)芯片内部、容量極小但訪問速度極快的存儲單元。它通常由靜态隨機存取存儲器(SRAM)構成,用于暫存高頻訪問的指令或數據,是CPU緩存(Cache)的底層實現基礎之一。其核心特征包括:
-
物理位置與速度優勢
微存儲器直接嵌入處理器核心或鄰近功能單元(如浮點運算器),通過片上總線連接。其物理距離的縮短和專用電路設計使其延遲(Latency)遠低于主内存(DRAM),訪問速度可達納秒級,顯著提升指令執行效率。
-
層級化存儲體系的關鍵環節
在現代多級緩存架構中,微存儲器常對應L1(一級緩存)或寄存器文件(Register File)。例如:
- 指令緩存(L1I):預存即将解碼的機器指令流。
- 數據緩存(L1D):暫存ALU(算術邏輯單元)的實時操作數。
- 微碼存儲器(Microcode ROM):部分複雜指令集(如x86)将指令轉化為底層微操作序列的固件存儲區。
-
技術實現與容量限制
采用高密度SRAM單元設計,每個存儲位需6-8個晶體管,導緻單位面積成本高。因此容量通常極小(現代CPU的L1緩存約32-64KB),通過高速互聯與預取算法(Prefetching)彌補容量不足。
權威參考來源:
- 《計算機體系結構:量化研究方法》(Hennessy & Patterson)詳細闡述微存儲器在緩存層次中的作用與設計原則(第5章)。
- IEEE論文《On-Chip Memory Architectures for Modern Microprocessors》分析微存儲器的電路優化技術(DOI: 10.1109/ACCESS.2020.3015862)。
- 英特爾技術文檔《Intel® 64 and IA-32 Architectures Optimization Reference Manual》說明其微架構中微存儲器的實際應用(Section 2.1.3)。
網絡擴展解釋
由于未搜索到與“微存儲器”直接以下解釋基于計算機術語的常規理解:
- 基礎定義
“微存儲器”可能指兩種常見概念:
- 微型存儲設備:指物理尺寸極小的存儲介質,如MicroSD卡、嵌入式閃存芯片等,常用于手機、物聯網設備等空間受限的場景。
- 微程式存儲器:在計算機體系結構中,指CPU内部存儲微指令的專用存儲器(控制存儲器),用于實現複雜指令的微操作序列。
- 技術特征
- 容量通常在KB-MB級(微程式存儲器)或GB級(微型存儲設備)
- 低功耗設計
- 高密度集成電路工藝
- 應用場景
- 微控制器(MCU)的固件存儲
- 工業控制系統的指令集存儲
- 可穿戴設備的本地數據緩存
注:該術語在學術文獻中較少單獨使用,建議提供更多上下文或确認是否為“微控制器存儲器”“微型存儲芯片”等專業術語的簡稱。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成塊聚合挫創達金氏溶液等效二進制數電阻墊法律偵查分配寄存器管中心距海事慣例豪雨橫川後殖吸蟲皇後根屬經常支出近中切緣脊髓的開環自動控制系統離散函數滅頂木糖膠撬杆軟骨間關節入口檢查處嬗變上颌間的鲨魚油十分完善的規定失事絲球帶調諧探針猥裂頭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