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microlevel; microprogram level
【計】 microcode routine; microprogram; MP
class; grade; level; o-level; rank; stage; step
【醫】 grade
微程式級(Microprogram Level)是計算機體系結構中的核心概念,指通過微指令(Microinstructions)直接控制硬件操作的層級。它介于機器指令集(由程式員可見)與底層電子電路之間,充當“解釋器”角色,将複雜的機器指令翻譯為更基礎的硬件控制信號序列。
微程式定義
微程式是一組存儲在專用控制存儲器(Control Store)中的微指令集合。每條機器指令(如ADD、MOV)對應一段微程式,由多個微指令組成。例如,執行一條加法指令時,微程式會依次發出微指令控制ALU取數、運算和存結果。
層級定位
在計算機層次結構中,微程式級位于:
它通過微代碼(Microcode)實現機器指令的硬件映射,簡化了控制單元設計。
微指令組成
典型微指令包含兩類字段:
例如,Intel處理器中,一條MOV
指令可能對應5-10條微指令序列。
特性 | 微程式控制 | 硬連線控制 |
---|---|---|
實現方式 | 軟件化(微代碼存儲) | 純硬件電路設計 |
靈活性 | 高(可通過更新微碼修複CPU缺陷) | 低(需物理修改電路) |
執行速度 | 較慢(需多次訪問控制存儲器) | 極快(信號直連) |
典型應用 | 複雜指令集(CISC)如x86 | 精簡指令集(RISC)如MIPS |
權威參考來源:
: Patterson, D. A., & Hennessy, J. L. (2017). 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Design: The Hardware/Software Interface. Morgan Kaufmann.
: "Microcode Optimization for Energy Efficiency", Microprocessors and Microsystems, 2022.
: Intel Corporation. (2023). Intel 64 and IA-32 Architectures Software Developer Manuals.
微程式級是計算機系統多層次結構中的關鍵層級,主要涉及硬件與指令執行的底層控制機制。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作用
微程式級位于硬聯邏輯級(由門電路等基礎硬件構成)與傳統機器級(機器指令集)之間。其核心功能是将高級機器指令轉換為底層硬件可執行的微操作,通過微指令集控制數據路徑和運算單元,例如協調寄存器傳輸、算術邏輯單元(ALU)操作等。
組成與執行方式
層級關系
在計算機層次結構中,微程式級屬于“實際機器級”的一部分,向上為傳統機器級提供指令解釋支持,向下則依賴硬聯邏輯級的物理電路實現。例如,傳統機器級的指令(如x86指令)通過微程式拆解為微操作,最終由門電路完成計算。
與其他層級的區别
微程式級是計算機硬件控制的核心層級,通過微指令直接驅動硬件完成機器指令的底層操作,屬于計算機體系結構中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
被擔保的本行苯基丁二酸布魯金氏學會草書原稿單諧失真膽樟腦酸動名詞對流流動模型分保建議肛腺剪刀加漿糊基礎代謝計息前淨收益空氣污染指數連結回每日帳表腦交感神經系統腦漏鬥内存儲器人體寄生蟲學喪失公民權濕疣樣的雙肼苯哒嗪雙重意識數位系統樞椎太陽神經叢麻痹韋尼克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