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儲器英文解釋翻譯、内存儲器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inner storage; internal memory
分詞翻譯:
内的英語翻譯:
inner; inside; within
【醫】 end-; endo-; ento-; in-; intra-
存儲器的英語翻譯:
storage; store
【計】 M; memorizer; S
專業解析
内存儲器(Internal Memory)是計算機系統中直接與中央處理器(CPU)交互的存儲設備,主要用于臨時存儲正在運行的程式和待處理數據。其英文術語對應為"internal memory"或"main memory",在計算機體系結構中屬于主存儲器(primary storage)範疇。
根據《計算機體系結構:量化研究方法》的定義,内存儲器的核心功能包括三點:①為CPU提供實時數據訪問通道 ②保存操作系統核心模塊 ③緩存高頻調用的應用程式指令。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标準文件指出,現代内存儲器主要采用半導體技術實現,存取速度可達納秒級,但斷電後數據會丢失的易失性特征是其與外部存儲的本質區别。
從技術實現角度劃分,内存儲器包含兩種基本類型:
- 隨機存取存儲器(RAM):支持讀寫操作,如DRAM和SRAM,承擔程式運行時數據暫存功能。根據《電子工程期刊》實驗數據,DDR4内存典型傳輸速率可達25.6GB/s
- 隻讀存儲器(ROM):存儲固件等永久性數據,包括EPROM、EEPROM等可編程變體
美國國家标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特别強調,現代計算機系統的内存控制器通過雙通道架構實現帶寬倍增,配合糾錯碼(ECC)技術可将數據錯誤率降低至10^-18次方級别。在服務器領域,新型非易失性内存(NVDIMM)通過超級電容供電,實現了内存級速度與磁盤持久性的融合創新。
網絡擴展解釋
内存儲器(Internal Memory),通常稱為内存或主存儲器,是計算機系統中直接與中央處理器(CPU)交互的存儲部件,用于臨時存放CPU正在處理或即将處理的數據和程式指令。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核心功能
- 定義:内存儲器是計算機硬件的一部分,通過電子信號快速存取數據,具有高速度和易失性(斷電後數據丢失)。
- 核心功能:
- 存儲當前運行的操作系統、應用程式及臨時數據;
- 作為CPU與外部存儲(如硬盤)之間的高速緩存,減少數據讀取延遲。
2. 主要類型
内存儲器主要分為兩類:
-
RAM(隨機存取存儲器)
- 特點:可讀寫、易失性、高速訪問。
- 細分類型:
- DRAM(動态RAM):需定期刷新電荷,成本低,用于主内存(如DDR4/DDR5)。
- SRAM(靜态RAM):無需刷新,速度更快,用于CPU緩存。
-
ROM(隻讀存儲器)
- 特點:數據不可修改或需特殊操作修改,非易失性。
- 細分類型:
- PROM(可編程ROM):用戶可編程一次。
- EPROM(可擦除PROM):紫外線擦除後重寫。
- EEPROM(電可擦除PROM):電子信號擦寫,如BIOS芯片。
3. 工作原理
- 數據交互:CPU通過地址總線定位内存位置,通過數據總線傳輸數據,由控制總線管理讀寫操作。
- 訪問速度:以納秒(ns)為單位,遠高于機械硬盤(毫秒級)。例如,DDR4内存的典型延遲為15-20ns。
- 帶寬計算:
公式為:
$$
text{帶寬} = text{頻率} times text{位寬} times text{通道數}
$$
如DDR5-4800單通道帶寬為38.4GB/s(4800MHz × 64位 ÷ 8)。
4. 應用與性能影響
- 應用場景:
- 運行操作系統(如Windows、Linux);
- 加載軟件(遊戲、辦公工具等);
- 緩存頻繁訪問的數據。
- 性能關聯:
- 容量不足會導緻系統頻繁使用虛拟内存(硬盤空間),顯著降低速度;
- 頻率與延遲影響多任務處理、大型軟件響應速度。
5. 發展趨勢
- 技術演進:從DDR3到DDR5,帶寬提升超3倍,功耗降低;
- 新興方向:非易失性内存(如Intel Optane)、高帶寬内存(HBM)用于AI計算等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技術參數或曆史演變,可參考計算機組成原理相關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