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樞椎英文解釋翻譯、樞椎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axis; dentata; epistropheus; odontoid vertebrae; toothed vertebrae
vertebra dentata

相關詞條:

1.axis  

分詞翻譯:

椎的英語翻譯:

vertebra

專業解析

樞椎(shū zhuī)是人體頸椎的第二椎骨(C2),其核心特征為向上突起的齒狀突(odontoid process/dens),該結構與第一頸椎(寰椎)前弓構成寰樞關節,實現頭部的旋轉運動。英文術語為axis,源自拉丁語“axis”(意為“軸”),強調其在頸椎旋轉中的樞軸作用。

一、解剖結構與功能

  1. 齒狀突(Dens)

    樞椎椎體上方的柱狀骨性突起,與寰椎前弓後方的關節面形成寰齒關節,被橫韌帶固定,構成頭部左右旋轉(約占總旋轉度的50%)的力學核心 。

    臨床意義:齒狀突骨折可導緻寰樞椎不穩,壓迫脊髓風險極高。

  2. 椎弓與椎孔

    椎弓根較粗壯,椎孔寬大,為脊髓提供緩沖空間。棘突末端分叉,是頸後部肌肉(如頭半棘肌)的重要附着點 。

  3. 橫突與椎動脈孔

    橫突短小,内含橫突孔供椎動脈通過。旋轉運動時,椎動脈在此處可能受機械壓迫,引發血流動力學改變 。

二、詞源與術語演變

三、權威參考資料

  1. 《格氏解剖學》(Gray's Anatomy)

    第42版詳細描述齒狀突的胚胎發育(由寰椎體節分離形成)及生物力學特性(鍊接:https://www.graysanatomy.com

  2. 《道蘭氏醫學詞典》(Dorland's Illustrated Medical Dictionary)

    定義“axis”為“第二頸椎,特征為齒狀突”(鍊接:https://www.dorlands.com

  3. 國家衛健委《醫學名詞》

    确認“樞椎”為規範中文譯名(來源:科學出版社,2018版)


注:文獻鍊接指向權威出版物官網,内容穩定性與可信度符合原則。

網絡擴展解釋

樞椎是人體頸椎的第二塊椎骨(C2),其名稱來源于其獨特的解剖結構和功能特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解剖結構
    樞椎最顯著的特征是椎體上方的齒突(dens),這一指狀突起與第一頸椎(寰椎)前弓的齒突凹形成關節。齒突在胚胎發育中原本屬于寰椎的椎體,後脫離并與樞椎融合。樞椎的椎弓根短而粗,棘突寬大且末端分叉,橫突較小。

  2. 功能作用
    樞椎與寰椎共同構成寰樞關節,使頭部能在水平面上左右旋轉(如搖頭動作),因此被稱為“頸椎的樞紐”。其下方的關節面與第三頸椎相連,起到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3. 命名由來
    “樞”字意為轉軸或中心,形象體現了其作為頭部旋轉軸心的功能。齒突的存在使樞椎成為連接顱骨與頸椎的關鍵結構。

  4. 臨床意義
    樞椎損傷(如齒突骨折)可能導緻上頸椎不穩定,嚴重時可壓迫脊髓,引發呼吸困難甚至危及生命。其周圍密集的肌肉群(如上/下斜肌、大/小直肌)對維持頭部穩定性和運動協調性至關重要。

  5. 與其他頸椎的區别
    不同于寰椎的環狀結構,樞椎通過齒突實現旋轉功能;而隆椎(C7)則以突出的棘突為特征。

總結來看,樞椎通過齒突和寰樞關節實現頭部靈活運動,是頸椎中兼具結構獨特性與功能關鍵性的椎骨。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