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位記數制英文解釋翻譯、按位記數制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positional number system
分詞翻譯:
按位的英語翻譯:
【計】 bit-by-bit; bitwise
記數制的英語翻譯:
【計】 notational system; number representation system; numeration system
專業解析
按位記數制(英文:Positional Notation 或 Positional Numeral System)是一種數字表示方法,其核心特征在于數字符號(數碼)所表示的數值不僅取決于符號本身,還取決于該符號在數字序列中所處的位置(位權)。它是現代最常用且最高效的記數系統,廣泛應用于數學、計算機科學和日常生活中。
核心原理與特點
-
基數(Radix / Base):
- 系統使用一個固定的正整數作為基數(通常用符號 b 或 r 表示)。
- 基數決定了系統可用的基本符號(數碼)的數量。例如:
- 十進制(Decimal):基數 b = 10,數碼為 0, 1, 2, 3, 4, 5, 6, 7, 8, 9。
- 二進制(Binary):基數 b = 2,數碼為 0, 1。
- 八進制(Octal):基數 b = 8,數碼為 0, 1, 2, 3, 4, 5, 6, 7。
- 十六進制(Hexadecimal):基數 b = 16,數碼為 0-9, A-F(或 a-f)。
- 漢英對照:基數 - Radix / Base。
-
位權(Place Value / Weight):
- 這是按位記數制最核心的概念。
- 數字序列中的每一位(位置)都有一個與之關聯的權重值,稱為位權。
- 位權是基數的幂次方,幂次由該位相對于小數點的位置決定。
- 具體規則:
- 小數點左側(整數部分):從右向左(或從最低位向最高位),第一位(最右邊)的位權是 b⁰(即 1),第二位是 b¹,第三位是 b²,依此類推。
- 小數點右側(小數部分):從左向右,第一位(緊鄰小數點)的位權是 b⁻¹,第二位是 b⁻²,依此類推。
- 漢英對照:位權 - Place Value / Weight。
-
數值計算:
- 一個按位記數制表示的數字的實際數值,等于其每一位上的數碼值乘以該位的位權,然後将所有乘積求和。
- 數學公式表示:
$$
sum_{i=-infty}^{infty} d_i times b^i
$$
其中:
- $d_i$ 表示在位置 i 上的數碼($0 leq d_i < b$)。
- $b$ 是基數。
- $i$ 是位索引(指數),對于整數部分 i ≥ 0(從右向左遞增),對于小數部分 i < 0(從左向右遞減)。
- 漢英對照:數碼 - Digit;小數點 - Radix Point / Decimal Point。
示例(十進制:b=10)
數字 345.67
:
5
在個位($10^0$),值 = 5 × 1 = 5
4
在十位($10$),值 = 4 × 10 = 40
3
在百位($10$),值 = 3 × 100 = 300
.
是小數點
6
在十分位($10^{-1}$),值 = 6 × 0.1 = 0.6
7
在百分位($10^{-2}$),值 = 7 × 0.01 = 0.07
- 總和 = 5 + 40 + 300 + 0.6 + 0.07 = 345.67
在計算機科學中的重要性
按位記數制,特别是二進制(基數 2),是計算機内部信息表示和處理的絕對基礎。計算機的所有數據(數字、文本、圖像、聲音、指令)最終都以二進制形式存儲和處理,因為電子器件(如晶體管)可以方便、可靠地表示和操作兩種狀态(開/關、高電平/低電平,對應 1/0)。
權威參考來源
- 國家标準《信息技術 詞彙 第1部分:基本術語》:此類标準會明确定義“按位記數制”、“基數”、“位權”等核心概念及其英文對應詞。
- IEEE Standards Association (IEEE SA):作為全球領先的标準制定機構,IEEE的标準文檔(如涉及計算機體系結構、數據表示)會精确使用和定義這些術語。
- 計算機科學經典教材:如《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Design》、《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Computation》等,在介紹數字系統基礎時都會詳細闡述Positional Notation及其原理。
網絡擴展解釋
按位記數制(又稱位置記數法)是一種數制系統,其核心特征是:數字符號的數值不僅取決于符號本身,還取決于它所處的位置。這是現代數學和計算機科學中最基礎的數制形式,如十進制、二進制均屬于此類。
核心要素
-
基數(基數)
每個位置的權值是基數的整數次幂。例如:
- 十進制基數為10,權值為$10^n$(如個位$10^0$,十位$10$)
- 二進制基數為2,權值為$2^n$
-
位置權值
每個位置的數值 = 符號值 × 基數的位置次方。
例如十進制數365 可分解為:
$$3 times 10 + 6 times 10 + 5 times 10^0$$
-
符號限制
每個位置上的符號必須小于基數。例如:
- 十進制:符號為0-9
- 十六進制:符號為0-9和A-F(對應10-15)
與非位置記數制的區别
非位置制(如羅馬數字)的符號值與位置無關。例如:
- IV(羅馬數字4)中,V固定表示5,I在左側表示減1;
- 而按位制中,數字4 在十位表示40,在個位表示4。
常見例子
- 十進制(基數10):日常使用,如123表示$1 times 100 + 2 times 10 + 3$。
- 二進制(基數2):計算機基礎,如101表示$1 times 4 + 0 times 2 + 1 = 5$。
- 十六進制(基數16):編程常用,如1A表示$1 times 16 + 10 = 26$。
這種記數法的高效性在于能用有限的符號表示任意大的數,且運算規則統一,是數學和信息技術發展的基石。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氨量計薄層闆上定量铋碘仿石蠟不全顱無腦畸胎不透明劑側面布景道德敗壞低利率政策罰條率改善幹闆整流器古芸香脂油磺化劑焦甯基本成本激發燈莖突咽肌支計算幾何冷氣氯金酸铵面包房腦甙脂的内質散裝的授獎水蜥死後僵直跳間隔外側膝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