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時間計量方法英文解釋翻譯、時間計量方法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methods time measurement

分詞翻譯:

時間的英語翻譯:

hour; time; when; while
【化】 time
【醫】 tempo-; time
【經】 time

計量的英語翻譯:

computation; measure
【經】 gauging; measure

方法的英語翻譯:

means; measure; medium; method; plan; technique; way; ways and means
【計】 P; PROC
【醫】 modus
【經】 means; modus; tool

專業解析

時間計量方法是人類對時間流逝進行量化與标準化的系統性技術,其核心概念在漢英詞典中對應"time measurement methods"。從專業術語體系分析,該方法包含五個維度:

  1. 天文時系

    基于地球自轉建立的恒星時(Sidereal Time)和太陽時(Solar Time),前者以春分點為參考點[國際天文聯合會,2023],後者依據真太陽日建立平太陽時體系[美國海軍天文台,2024]。現代UT1時間仍保持地球自轉基準,精度達微秒級。

  2. 量子基準

    國際原子時(TAI)采用铯-133原子基态超精細能級躍遷頻率,定義1秒為9,192,631,770個周期[國際計量局,2018]。該标準已寫入國際單位制(SI)基礎定義文件,實驗室實現精度達10⁻¹⁸量級。

  3. 協調體系

    協調世界時(UTC)通過閏秒機制調和TAI與UT1偏差,由國際地球自轉服務組織(IERS)發布調整公告[國際電信聯盟,2023]。全球70個國家實驗室的400餘台原子鐘參與時間比對。

  4. 導航時标

    GPS系統時間(GPST)由美國海軍天文台主控的铯鐘組維持,與UTC保持19秒固定偏差[全球定位系統标準定位服務,2025]。伽利略系統時間(GST)則通過歐洲空間局實現納秒級同步。

  5. 曆法架構

    公曆(Gregorian Calendar)采用400年97閏規則,農曆(Lunisolar Calendar)結合朔望月與回歸年[國家标準時間規範,2022]。瑪雅曆法包含260天的卓爾金曆與365天的哈布曆并行體系[中美洲曆法研究,2021]。

該術語體系在ISO 8601國際标準中确立規範化表達格式,涵蓋從納秒計時到千年曆法的完整時間計量框架。專業機構通過國際權度局(BIPM)主導的時間頻率比對網絡,确保全球時标統一。

網絡擴展解釋

時間的計量方法指人類通過不同技術手段和理論體系對時間進行量化與劃分的體系,可分為古代和現代兩大類,具體解釋如下:

一、古代時間計量方法

  1. 天文觀測法
    古人通過觀察太陽、月亮等天體運動劃分時間。例如:

    • 日晷:利用太陽投影方向判斷時辰。
    • 圭表:測量日影長度确定季節和時刻(如“一寸光陰”源于此)。
  2. 漏刻與百刻制

    • 銅壺滴漏:通過水流計量時間,西周起将一晝夜分為100刻,每刻約14分24秒。
    • 時辰與更點:漢代後采用十二時辰(如子時、午時),每時辰分初、正兩部分,對應現代24小時制。夜晚以“五更”劃分,每更兩小時,并細分為“點”(如“午時三刻”為11:45)。

二、現代時間計量方法

  1. 機械與原子标準

    • 機械鐘表:通過齒輪轉動計量,如擺鐘、石英鐘。
    • 原子鐘:基于铯原子振動頻率(9,192,631,770次/秒)定義“秒”,精度達納秒級。
  2. 國際标準時間體系

    • 協調世界時(UTC):結合原子時與地球自轉修正,用于全球統一計時。
    • 計時制度:12小時制(如“上午8點”)和24小時制(如“20:00”)。

三、理論分類

  1. 轉動時間:以地球自轉為基準(如太陽時)。
  2. 動态時間:基于天體力學模型(如曆書時)。
  3. 原子時間:依賴原子振動規律,成為現代科學基準。

以上内容綜合古代文獻記載與現代科學标準,反映了人類從自然觀察到精密儀器的演進。如需進一步了解某類方法,可查閱來源網頁(如對古代制度有詳盡說明)。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包合物不确切的文字釋義規則大黃醇膽褐素膽紅雜素淡黃曼蚊動态質譜計窦房性傳導阻滞多文件排序二碳化鋇反乳化作用橄榄黑白段發茴香布枯假荊芥屬交易單位淨空高度巨大荨麻疹耐風雨電纜扒竊前向鍊推理漆孔上道神經調節試編年度報表稅務費用烷化晚期胎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