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形斧鈎縧蟲英文解釋翻譯、舌形斧鈎縧蟲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Davainea proglottina
分詞翻譯:
舌的英語翻譯:
lingua; tongue
【醫】 gloss-; glosso-; lingua; slossa; tongue
形的英語翻譯:
appear; body; compare; entity; form; look; shape
【醫】 appearance; morpho-; shape
斧的英語翻譯:
axe; hatchet
鈎縧蟲的英語翻譯:
【醫】 Taenia cucurbitum
專業解析
舌形斧鈎縧蟲(Glossocercus sp.)是寄生于鳥類,特别是雁形目(如鴨、鵝)和鸻形目鳥類小腸内的一種縧蟲。其名稱來源于其獨特的形态特征:
-
學名與分類地位
- 中文名:舌形斧鈎縧蟲
- 英文名:Tapeworm with tongue-shaped proglottids and axe-shaped hooks (描述性翻譯),或直接使用屬名 Glossocercus。
- 分類:扁形動物門 (Platyhelminthes) > 縧蟲綱 (Cestoda) > 圓葉目 (Cyclophyllidea) > 囊宮科 (Dilepididae) > 舌形斧鈎縧蟲屬 (Glossocercus)。
- 模式種:Glossocercus caribaensis,主要寄生于鴨類。
-
形态特征
- 頭節 (Scolex):較小,呈球形或菱形,頂端具有一個可伸縮的頂突 (rostellum)。頂突上裝備有一圈特征性的斧頭狀小鈎 (hooks),這是其名稱中“斧鈎”的來源。這些小鈎用于吸附在宿主腸壁上。
- 頸節 (Neck):連接頭節和鍊體。
- 鍊體 (Strobila):由多個節片 (proglottids) 組成。其名稱中的“舌形”主要指其成熟節片和孕卵節片的形狀:
- 成熟節片 (Mature proglottids):通常寬大于長,内部包含一套或兩套雌雄生殖器官(睾丸、卵巢、卵黃腺等)。
- 孕卵節片 (Gravid proglottids):最為顯著,呈長舌形 (tongue-shaped),長度遠大于寬度。節片内幾乎完全被充滿蟲卵的子宮所占據。這些舌形的孕卵節片會從蟲體末端逐個或成段脫落,隨宿主糞便排出體外 。
- 蟲卵 (Eggs):圓形或橢圓形,内含一個六鈎蚴 (oncosphere),外有胚膜 (embryophore)。蟲卵通常包裹在孕卵節片排出的卵袋或卵囊中 。
-
宿主與生活史
- 終宿主 (Definitive host):主要是水禽,如鴨 (ducks)、鵝 (geese)、䴙䴘 (grebes)、鹬 (sandpipers) 等 。
- 中間宿主 (Intermediate host):通常是甲殼類動物(如桡足類 copepods、端足類 amphipods)或水生昆蟲(如蜉蝣若蟲 mayfly nymphs)。蟲卵被中間宿主吞食後,在其體内發育為似囊尾蚴 (cysticercoid) 。
- 感染途徑:終宿主(鳥類)因捕食含有似囊尾蚴的中間宿主而感染。似囊尾蚴在鳥類小腸内發育為成蟲 。
-
緻病性與診斷
- 緻病性 (Pathogenicity):輕度感染通常不引起明顯症狀。嚴重感染時,蟲體大量吸附于腸壁可造成機械性損傷,引起腸炎、消化不良、腹瀉、消瘦、生長受阻甚至死亡(尤其在幼鳥中) 。
- 診斷 (Diagnosis):主要通過糞便檢查發現特征性的舌形孕卵節片或蟲卵進行确診。
-
防治
- 預防 (Prevention):控制中間宿主(如改善水質減少甲殼類滋生)、防止鳥類在污染水域覓食、定期驅蟲。
- 治療 (Treatment):可使用吡喹酮 (Praziquantel)、苯并咪唑類(如阿苯達唑 Albendazole)等高效抗縧蟲藥物 。
參考資料來源:
-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 中國動物志數據庫 (提供寄生蟲分類學基礎信息)
- CDC - DPDx - Laboratory Identification of Parasites of Public Health Concern (提供寄生蟲形态學描述與診斷信息)
- FAO - Animal Health Manual: Poultry Diseases (提供禽類寄生蟲病概述與防控)
- 《Avian Parasitic Diseases》 (專業書籍,提供詳細緻病機理與防治方案)
網絡擴展解釋
“舌形斧鈎縧蟲”是縧蟲綱中的一種寄生蟲,主要影響魚類,也可能通過中間宿主傳播給其他動物。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分類與形态特征
- 分類:屬于扁形動物門縧蟲綱,具體為舌狀縧蟲或雙線縧蟲的裂頭蚴(幼蟲階段)。
- 形态:蟲體呈乳白色、肉質肥厚的帶狀,俗稱“面條蟲”,長度從數厘米到數米不等。體表有縱槽,舌狀縧蟲背腹面各有一條縱槽,雙線縧蟲則各有兩條。
2.生命周期與宿主
- 中間宿主:
- 第一宿主:镖水蚤或劍水蚤(寄生原尾蚴階段);
- 第二宿主:魚類(裂頭蚴階段),蟲體寄生于魚體腔内。
- 終宿主:鷗鳥等食魚鳥類,成蟲在鳥類腸道内發育産卵。
3.感染症狀(以魚類為例)
- 病魚腹部膨大但身體消瘦,遊動緩慢、側翻或腹部朝上;
- 解剖可見腹腔内充滿白色卷曲蟲體。
4.防治方法
- 切斷傳播鍊:減少水域中镖水蚤和鷗鳥的數量;
- 加強魚類檢疫,避免投喂受感染的活餌。
補充說明
“斧鈎”可能指其幼蟲階段的鈎狀結構(如原尾蚴的鈎球蚴形态),但現有資料未明确描述該結構,需結合具體分類文獻進一步确認。該蟲感染人類的情況罕見,主要危害水産養殖業。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備查帳戶變更的路易斯酸變色的步道單向無線電通信電泳轉化低核苷酸獨立軟件覆蓋骨盆符號上界減速齒輪交換戰俘靜止核脊索内的類結核的淚腺動脈魯傑裡氏反射迷路緊張反射磨損極限尿汗症強硬措詞丘吉論題熔線墊子軟骨發育不全四重線髓管節特性粘度調節螺旋歪脖的萬花筒式的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