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形斧钩绦虫英文解释翻译、舌形斧钩绦虫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Davainea proglottina
分词翻译:
舌的英语翻译:
lingua; tongue
【医】 gloss-; glosso-; lingua; slossa; tongue
形的英语翻译:
appear; body; compare; entity; form; look; shape
【医】 appearance; morpho-; shape
斧的英语翻译:
axe; hatchet
钩绦虫的英语翻译:
【医】 Taenia cucurbitum
专业解析
舌形斧钩绦虫(Glossocercus sp.)是寄生于鸟类,特别是雁形目(如鸭、鹅)和鸻形目鸟类小肠内的一种绦虫。其名称来源于其独特的形态特征:
-
学名与分类地位
- 中文名:舌形斧钩绦虫
- 英文名:Tapeworm with tongue-shaped proglottids and axe-shaped hooks (描述性翻译),或直接使用属名 Glossocercus。
- 分类:扁形动物门 (Platyhelminthes) > 绦虫纲 (Cestoda) > 圆叶目 (Cyclophyllidea) > 囊宫科 (Dilepididae) > 舌形斧钩绦虫属 (Glossocercus)。
- 模式种:Glossocercus caribaensis,主要寄生于鸭类。
-
形态特征
- 头节 (Scolex):较小,呈球形或菱形,顶端具有一个可伸缩的顶突 (rostellum)。顶突上装备有一圈特征性的斧头状小钩 (hooks),这是其名称中“斧钩”的来源。这些小钩用于吸附在宿主肠壁上。
- 颈节 (Neck):连接头节和链体。
- 链体 (Strobila):由多个节片 (proglottids) 组成。其名称中的“舌形”主要指其成熟节片和孕卵节片的形状:
- 成熟节片 (Mature proglottids):通常宽大于长,内部包含一套或两套雌雄生殖器官(睾丸、卵巢、卵黄腺等)。
- 孕卵节片 (Gravid proglottids):最为显著,呈长舌形 (tongue-shaped),长度远大于宽度。节片内几乎完全被充满虫卵的子宫所占据。这些舌形的孕卵节片会从虫体末端逐个或成段脱落,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 。
- 虫卵 (Eggs):圆形或椭圆形,内含一个六钩蚴 (oncosphere),外有胚膜 (embryophore)。虫卵通常包裹在孕卵节片排出的卵袋或卵囊中 。
-
宿主与生活史
- 终宿主 (Definitive host):主要是水禽,如鸭 (ducks)、鹅 (geese)、䴙䴘 (grebes)、鹬 (sandpipers) 等 。
- 中间宿主 (Intermediate host):通常是甲壳类动物(如桡足类 copepods、端足类 amphipods)或水生昆虫(如蜉蝣若虫 mayfly nymphs)。虫卵被中间宿主吞食后,在其体内发育为似囊尾蚴 (cysticercoid) 。
- 感染途径:终宿主(鸟类)因捕食含有似囊尾蚴的中间宿主而感染。似囊尾蚴在鸟类小肠内发育为成虫 。
-
致病性与诊断
- 致病性 (Pathogenicity):轻度感染通常不引起明显症状。严重感染时,虫体大量吸附于肠壁可造成机械性损伤,引起肠炎、消化不良、腹泻、消瘦、生长受阻甚至死亡(尤其在幼鸟中) 。
- 诊断 (Diagnosis):主要通过粪便检查发现特征性的舌形孕卵节片或虫卵进行确诊。
-
防治
- 预防 (Prevention):控制中间宿主(如改善水质减少甲壳类滋生)、防止鸟类在污染水域觅食、定期驱虫。
- 治疗 (Treatment):可使用吡喹酮 (Praziquantel)、苯并咪唑类(如阿苯达唑 Albendazole)等高效抗绦虫药物 。
参考资料来源: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提供寄生虫分类学基础信息)
- CDC - DPDx - Laboratory Identification of Parasites of Public Health Concern (提供寄生虫形态学描述与诊断信息)
- FAO - Animal Health Manual: Poultry Diseases (提供禽类寄生虫病概述与防控)
- 《Avian Parasitic Diseases》 (专业书籍,提供详细致病机理与防治方案)
网络扩展解释
“舌形斧钩绦虫”是绦虫纲中的一种寄生虫,主要影响鱼类,也可能通过中间宿主传播给其他动物。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分类与形态特征
- 分类:属于扁形动物门绦虫纲,具体为舌状绦虫或双线绦虫的裂头蚴(幼虫阶段)。
- 形态:虫体呈乳白色、肉质肥厚的带状,俗称“面条虫”,长度从数厘米到数米不等。体表有纵槽,舌状绦虫背腹面各有一条纵槽,双线绦虫则各有两条。
2.生命周期与宿主
- 中间宿主:
- 第一宿主:镖水蚤或剑水蚤(寄生原尾蚴阶段);
- 第二宿主:鱼类(裂头蚴阶段),虫体寄生于鱼体腔内。
- 终宿主:鸥鸟等食鱼鸟类,成虫在鸟类肠道内发育产卵。
3.感染症状(以鱼类为例)
- 病鱼腹部膨大但身体消瘦,游动缓慢、侧翻或腹部朝上;
- 解剖可见腹腔内充满白色卷曲虫体。
4.防治方法
- 切断传播链:减少水域中镖水蚤和鸥鸟的数量;
- 加强鱼类检疫,避免投喂受感染的活饵。
补充说明
“斧钩”可能指其幼虫阶段的钩状结构(如原尾蚴的钩球蚴形态),但现有资料未明确描述该结构,需结合具体分类文献进一步确认。该虫感染人类的情况罕见,主要危害水产养殖业。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卑鄙的贿赂行为不孕状态侧刺吹扫阀大会堂对合钳多相电路发泡细球菌分流电阻分支酶干扰抑制器过规国际货币基金平价弧阻硷性杆菌激发电流经预先计划的孔洞脑炎耐晒品绿色淀喷嘴效率平滑问题破伤风样热起立性心脏反射轻型及中型飞机加油人道主义活动如实乳突的视网膜赤道部施主能级完全相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