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maximum plant capacity
equipment; facility; fixing; fixture; installation
【計】 device; implementor
【化】 equipment
【醫】 equipment; unit
【經】 equipment; facility; installation
tiptop
【計】 highest
【醫】 max.; maxima; maximum
【經】 maximum
【經】 production capacity
在漢英詞典及工業工程領域,"設備最高生産能量"對應的标準英文釋義為"Maximum Production Capacity of Equipment"。該術語指特定設備在理想化運行狀态下,單位時間内可持續達到的産出極限值。根據國際标準化組織(ISO)的定義,其核心要素包含三個維度:
時間單位基準
通常采用小時/日/月為計算周期,如注塑機的最高産能常表述為"2,400件/24小時"(來源:ISO 22400标準)。
理論最大值屬性
排除設備故障、物料短缺等現實幹擾因素,基于設備額定參數計算的理論峰值。例如數控機床依據主軸轉速、進給率等機械參數推導的加工能力上限(來源:劍橋工程學術詞典)。
設備條件限定
特指在制造商預設的溫濕度、電壓穩定等工況環境下實現的産能,如半導體蝕刻設備需在恒溫±0.5℃、潔淨度Class 10環境下達到标稱産能(來源:《IEEE設備效能評估白皮書》)。
該指标的計算公式為:
$$
text{MPC} = frac{text{單周期理論産出量}}{text{基準時間單位}} times text{設備利用率系數}
$$
其中設備利用率系數通常取0.9-0.95,用于補償不可避免的微小停機損耗(來源:美國生産與庫存控制協會APICS技術文檔)。
設備最高生産能量是指在一定資源配置和預算條件下,設備滿負荷運轉時能夠達到的最大生産能力。具體解釋如下:
核心定義
它反映了設備在理想狀态(無故障、無停工、資源充足)下的極限産能,通常以單位時間内的産量(如每月生産1000件)或加工時間總量(如每月有效工時500小時)來衡量。例如,一台機器若單件耗時為0.5小時,則其月最高生産能量可表示為1000件或500小時。
應用場景
這一概念常用于會計成本核算(如計算固定制造費用的标準分配率)和生産計劃制定。例如,若設備預算産能為每月800件,實際生産600件,則産能利用率為75%,進而分析效率差異。
單位判斷依據
需通過題目或實際場景中的單位區分是産量還是時間維度。例如,“産能800噸/月”屬于産量指标,“有效工時400小時/月”則屬于時間維度。
管理意義
企業通過設定設備最高生産能量,可優化資源配置、制定合理預算,并為績效考核(如實際産能與标準對比)提供基準。
被囊類打印錘非均勻流分模粉賦予全權該得到概率幅共同收益過渡面亥姆霍茲自由能函數變元甲氧雌甾二醇京茨伯格氏征精蛋白胰島素筋膜成形術開放性創傷浪蕩子氯水加熱器磨光的南亞楊梅禽冠黃癬去氫表雌酮上皮管型他人行為排斥主義特定規則填鴨式教育天竺葵油威-彼二氏試驗微力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