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time clock
"上下班記時鐘"在漢英對照語境中通常指用于記錄員工工作時間的設備,對應的英文表述為"time clock"或"punch clock"。該術語包含三層核心含義:
功能性定義 指通過物理/數字方式記錄員工到崗與離崗時間的裝置。傳統機械型號使用打卡紙帶記錄時間戳,現代多采用指紋識别、人臉識别等生物認證技術(來源:《現代勞動法實務手冊》2024版)。根據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時管理規定》,該設備生成的數據具有法定考勤效力。
詞源演變 "記時"對應英文"timekeeping",源自工業革命時期工廠管理制度。商務印書館《漢英大詞典》第三版将其列為職場專用術語,區别于普通計時器(chronometer)。
技術規範 現行國家标準GB/T 38630-2024《生物特征識别考勤系統技術要求》明确界定其技術參數,包括時間同步精度需達到0.1秒級,數據存儲周期不少于2年等強制性規定(來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告)。
法律關聯 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八條,經備案的記時鐘數據可作為勞動争議仲裁的有效證據。北京高院2023年典型判例确認其證據效力優先于手工考勤記錄。
該術語在英美法系國家對應"bundy clock",源自1888年新西蘭發明家Willard Bundy的專利設計。當代ISO 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要求企業必須建立可追溯的工時記錄系統,進一步強化了該設備的管理價值。
“上下班記時鐘”可以理解為一種用于記錄員工工作時間的計時裝置。以下是具體解釋:
1. 核心功能與定義
該設備主要用于記錄員工上下班的準确時間,實現考勤管理。其本質屬于計時器具的擴展應用,傳統形式包括機械打卡鐘(将時間戳印在紙質卡片上),現代則多采用電子系統自動記錄。
2. 詞義延伸與相關表達
3. 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企業、工廠等需要嚴格考勤的場所,通過時間數據統計來管理員工出勤率,部分系統還能關聯薪資計算。
需要更詳細的機械原理或電子系統實現方式,可參考和中的技術性描述。
苄型的超分子結構帶菌大陸坡單醋酸鹽氮肥二酮飛灰肛闆隔振賈第蟲屬結核性骨疸近距離系統金絲堿禁用指令檢驗口梁跨距硫羰魯奇法朦胧睡眠奈培逆流多級接觸操作噴絲頭切近栅極放射歎息網絡驅動器未經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