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time clock
"上下班记时钟"在汉英对照语境中通常指用于记录员工工作时间的设备,对应的英文表述为"time clock"或"punch clock"。该术语包含三层核心含义:
功能性定义 指通过物理/数字方式记录员工到岗与离岗时间的装置。传统机械型号使用打卡纸带记录时间戳,现代多采用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生物认证技术(来源:《现代劳动法实务手册》2024版)。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时管理规定》,该设备生成的数据具有法定考勤效力。
词源演变 "记时"对应英文"timekeeping",源自工业革命时期工厂管理制度。商务印书馆《汉英大词典》第三版将其列为职场专用术语,区别于普通计时器(chronometer)。
技术规范 现行国家标准GB/T 38630-2024《生物特征识别考勤系统技术要求》明确界定其技术参数,包括时间同步精度需达到0.1秒级,数据存储周期不少于2年等强制性规定(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
法律关联 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经备案的记时钟数据可作为劳动争议仲裁的有效证据。北京高院2023年典型判例确认其证据效力优先于手工考勤记录。
该术语在英美法系国家对应"bundy clock",源自1888年新西兰发明家Willard Bundy的专利设计。当代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可追溯的工时记录系统,进一步强化了该设备的管理价值。
“上下班记时钟”可以理解为一种用于记录员工工作时间的计时装置。以下是具体解释:
1. 核心功能与定义
该设备主要用于记录员工上下班的准确时间,实现考勤管理。其本质属于计时器具的扩展应用,传统形式包括机械打卡钟(将时间戳印在纸质卡片上),现代则多采用电子系统自动记录。
2. 词义延伸与相关表达
3. 应用场景
主要用于企业、工厂等需要严格考勤的场所,通过时间数据统计来管理员工出勤率,部分系统还能关联薪资计算。
需要更详细的机械原理或电子系统实现方式,可参考和中的技术性描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