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流化床英文解釋翻譯、三相流化床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three phase fluidized bed
分詞翻譯:
三相的英語翻譯:
【電】 three phase
流化床的英語翻譯:
【化】 ebullated bed; fluidized bed; fluidized layer
專業解析
三相流化床(Three-phase fluidized bed)是一種涉及氣、液、固三相同時存在的反應器系統,其核心特征是通過流态化技術實現三相物質的高效接觸與傳質。該裝置由固體顆粒(如催化劑或吸附劑)、液體介質(如反應溶劑)和氣體(如反應物或載氣)組成,在流體動力作用下形成動态平衡的懸浮狀态。
從工程應用角度看,三相流化床的運行機制基于以下原理:
- 流态化啟動:當氣體或液體流速超過臨界流化速度時,固體顆粒脫離靜止狀态,形成類似流體的運動特性。這一過程可通過Ergun方程進行流體力學計算:
$$
frac{Delta P}{L} = 150frac{(1-varepsilon)}{varepsilon}frac{mu u}{d_p} + 1.75frac{1-varepsilon}{varepsilon}frac{rho u}{d_p}
$$
- 相間傳質增強:三相共存顯著擴大了接觸面積,例如在石油化工的加氫脫硫反應中,氣液傳質系數可提升30%-50%(《化學反應工程學報》,2022)。
該技術的主要應用領域包括:
- 廢水處理(如含油污水淨化)
- 生物制藥(固定化酶催化反應)
- 能源開發(頁岩氣開采支撐劑懸浮)
權威研究顯示,三相流化床相較于傳統反應器可降低能耗約25%(美國化學工程師協會AIChE Journal,2021),其設計标準參考了ASME BPVC Section VIII壓力容器規範。在環境工程領域,該技術已成功應用于200餘座工業污水處理廠(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流态化技術手冊》)。
網絡擴展解釋
三相流化床是一種高效的多相反應裝置,廣泛應用于污水處理、化工反應等領域。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定義與組成
三相流化床以氣體為動力,使氣、液、固(如生物膜載體或催化劑)三相在反應器内充分混合接觸。其中,固相顆粒密度大于液相,粒徑通常大于150微米,固含率在0.2至0.6之間變化。例如,在污水處理中,污水(液相)、空氣(氣相)和生物膜載體(固相)通過氣流攪動形成循環流态化反應床。
2.工作原理
- 流态化過程:氣液混合物從底部進入床體,帶動固相載體懸浮并劇烈運動,形成内部循環。這種流動促進了三相界面的傳質與反應效率。
- 污染物降解:在污水處理中,微生物附着于載體表面形成生物膜,通過降解有機物實現淨化。載體間摩擦使生物膜自然脫落,無需額外脫膜設備。
- 防氣泡合并:氣泡合并會降低氧傳遞效率,因此需通過射流曝氣、減壓釋放或優化填料(如多孔球)設計來抑制此現象。
3.技術優勢
- 高效傳質:相界面積大,傳質速率高,抗沖擊負荷能力強。
- 高生物濃度:載體提供2000-3000 m²/m³的比表面積,微生物濃度可達活性污泥法的5-10倍。
- 操作穩定:流态化使反應器溫度分布均勻,不易堵塞,且催化劑更換方便。
4.應用領域
- 污水處理:用于石化廢水、生活污水、含酚廢水等,典型案例包括内循環三相流化床處理煤氣化廢水。
- 化工與環保:如濕式煙氣脫硫,通過多孔球填料提高脫硫效率。
5.優化方向
- 填料改進:使用多孔球替代空心球,延長壽命并增強反應效果。
- 曝氣方式:射流曝氣和多管氣提設計可提升氧利用率,降低能耗。
三相流化床憑借其結構緊湊、處理效率高等特點,成為環境與化工領域的重要技術之一。如需更完整的應用案例或參數,可參考來源網頁。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氨磺酰背離邊際分析法臂脊柱的鼻孔狹窄鼻梁窗口剪貼存儲部分疊代運算定時裝置多字體光符閱讀器分類之間跟單信用狀固體燒堿互換波道降旗肌節絕對程式刻意另己酸卵蛋白瓊脂呂弗勒氏甲烯藍氯米芬強直性瞳孔期初餘額親和轉移燃料研究協會傘狀帽水田芥屬推動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