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pappataci fever; quartan fever; three-day fever
"三日熱"在醫學領域通常指代登革熱(Dengue Fever)的别稱,該術語源自疾病特征性的三日發熱周期。作為漢英醫學詞典詞條,其對應英文翻譯為"Dengue Triad Fever",主要包含以下三層釋義:
病理學定義
指由登革病毒(Flavivirus)引發的急性蟲媒傳染病,通過伊蚊(Aedes mosquito)叮咬傳播。典型病程呈現"高熱-出疹-關節痛"三階段,初期發熱常持續3-5天。世界衛生組織臨床指南将其歸類為自限性疾病,但存在發展為登革出血熱的緻命風險。
臨床表現
• 驟起高熱(39-40℃)持續2-7天
• 特征性"三紅征":顔面潮紅、結膜充血、皮疹紅斑
• 伴隨劇烈頭痛、肌肉痛及關節痛,西班牙語地區稱其為"斷骨熱"(Fiebre Rompehuesos)
流行病學特征
主要流行于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全球每年約發生3.9億例感染。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輸入性病例多集中于廣東、雲南等南方省份。該病具有季節性流行特征,雨季蚊媒密度升高時發病率顯著增加。
診斷與防治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使用NS1抗原檢測進行早期診斷。現行治療以支持療法為主,2023年獲準的TAK-003疫苗可将感染風險降低84%。預防重點在于蚊媒控制,建議使用含避蚊胺(DEET)成分的驅蚊劑。
“三日熱”是一個醫學術語,在不同物種和疾病中有不同含義,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在瘧疾分類中,“三日熱”也曾用于描述間隔48小時發作的瘧疾類型,但此用法現已較少見。
“三日熱”的核心含義均與“持續3天的高熱”相關,但需結合宿主(人/牛)和具體病原體進行區分。人類白蛉熱多為良性,牛流行熱需關注畜牧業防控。
闆殼式換熱器保護貿易論者暴露的本期稅捐表格行标籤格式筆者不明産業收益錠形氧化鋁低位穿孔分支狀毛黴菌浮矽潤滑油黑加氏手術華格納氏小體貨物标志甲酸龍腦酯傑羅法制得的汽油晶狀體囊切開術救助報酬钶利潤分配帳戶年平均增長速度情勢不變條款人身保險金三元樹設計部門費用視物變形症水螺菌圖象噪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