闆殼式換熱器英文解釋翻譯、闆殼式換熱器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lamella heat exchanger; shell-and-plate heat exchanger
分詞翻譯:
闆的英語翻譯:
bat; board; plank
【計】 board
【醫】 assula; bar; board; disc; disci; discus; disk; lamella; lamellae
lamina; laminae; plasue; plate; table; tabula; tile
殼的英語翻譯:
carapace; hull; rind; shell; shuck
【化】 cover
【醫】 crust; crusta; crustae; putamen; shell; testa
式的英語翻譯:
ceremony; formula; model; pattern; ritual; style; type
【化】 expression
【醫】 F.; feature; formula; Ty.; type
換熱器的英語翻譯:
【化】 heat exchanger
專業解析
闆殼式換熱器(Plate and Shell Heat Exchanger)是一種結合闆式與殼管式結構特征的高效換熱設備。其核心由多組波紋狀金屬闆片堆疊構成,外部包裹圓柱形殼體,通過優化流體路徑實現熱傳遞。該設備在化工、能源等領域廣泛應用,符合ASME VIII-1壓力容器設計标準。
結構組成
- 闆片組件:采用316L不鏽鋼或钛合金沖壓成型的波紋闆,通過激光焊接形成蜂窩狀流道,單闆厚度通常為0.4-0.8mm(參考《傳熱設備設計手冊》)。
- 殼體結構:碳鋼或合金鋼制成的承壓外殼,設計壓力可達6.3MPa,符合API 662标準中的緊湊型換熱器規範。
- 密封系統:彈性體墊片或金屬焊接密封兩種形式,其中全焊接結構可承受400℃高溫工況(見GB/T 29463.2-2018)。
工作原理
冷熱介質在闆片兩側形成逆流或交叉流,湍流狀态下傳熱系數可達6000 W/(m²·K),相較傳統管殼式提升3-5倍。壓降控制在50kPa以内,適合高粘度介質處理(數據源自《過程設備設計與選型手冊》)。
技術優勢
- 緊湊度達250m²/m³,占地減少60%
- 可拆式設計支持線上清洗維護
- 端差可控制在1℃以内
該設備在LNG液化、核級換熱等關鍵領域通過TSG 21-2016特種設備安全技術規範認證,其強化傳熱機理在《國際傳熱學雜志》有多篇專題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
闆殼式換熱器是一種結合管殼式與闆式換熱器優點的高效換熱設備,主要用于高溫高壓環境。以下從定義、結構、原理和特點等方面進行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闆殼式換熱器以金屬闆片為傳熱元件,外部包裹壓力容器外殼。它融合了管殼式換熱器的高耐壓性和闆式換熱器的高效傳熱特性,屬于緊湊型節能設備,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能源等領域。
2.結構與組成
- 外殼:壓力容器殼體,承擔流體壓力并保護内部闆束。
- 闆束:由多組波紋闆片焊接而成,形成扁平流道。相鄰闆片通過人字形波紋接觸點固定,增強湍流以提高傳熱效率。
- 連接部件:闆束通過膨脹節與殼體接管連接,支持拆卸維護。
3.工作原理
冷熱流體分别在闆片兩側通道流動(支持并流、逆流等模式),通過金屬闆片進行熱量交換。波紋設計促使流體産生湍流,減少污垢堆積并提升傳熱系數(可達管殼式的2倍)。
4.核心優勢
- 高效節能:傳熱系數比管殼式高50%以上,體積僅為其1/3。
- 耐壓耐溫:最高工作溫度達800℃,壓力可達6.3 MPa。
- 維護便捷:流道光滑不易結垢,闆束可拆卸清洗。
- 低噪音:流體流動平穩,運行噪音小。
5.應用與局限
- 適用場景:石油煉制、化工反應、能源系統等高溫高壓需求領域。
- 局限性:制造工藝複雜,焊接要求高,成本較高。
如果需要更詳細的技術參數或選型建議,可參考相關企業資料(如提到的艾克森産品)。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代碼透明數據通信定額表肺靜脈腐肉過剩的虹膜適應繪畫作品回饋控制混合絡合物活蒸汽管加工出口堿性柏思麥轉爐法狡猾的人計算機輔助生産計劃絕對的可行路徑法柯托皮酮口咽勒文斯坦氏培養基離子膠束離子聚焦偏身神經衰弱三溴化氧釩示溫熔錐當量手術後疝雙分子反應絲織的頌德文天青C委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