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班連續生産英文解釋翻譯、三班連續生産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continuous processing
分詞翻譯:
三的英語翻譯:
three; several; many
【計】 tri
【化】 trimethano-; trimethoxy
【醫】 tri-
班的英語翻譯:
class; squad
【法】 squad
連續生産的英語翻譯:
【化】 continuous processing; continuous production
【經】 process production
專業解析
三班連續生産是一種工業生産組織方式,指企業為實現全天候不間斷生産,将一晝夜(24小時)劃分為三個工作班次,由不同工人班組輪流上崗作業的生産模式。其核心在于通過科學排班确保設備連續運轉,最大化生産效率。
一、術語定義與運作機制
"三班"指将24小時均分為三個8小時班次:早班(如8:00-16:00)、中班(16:00-24:00)和夜班(0:00-8:00)。工人按固定周期輪換班次,實現"人休設備不休"的連續作業。英文對應術語為"three-shift continuous operation" 或"24/7 shift work in three rotations"(國際勞工組織工作安排分類)。
二、核心特征與實施要求
- 時間無縫銜接:班次交接需精确到分鐘,避免生産中斷。例如,化工行業反應釜一旦啟動便不可停機,依賴嚴格的三班輪換維持反應條件。
- 人員配置标準化:每班配備完整操作團隊,包括技術骨幹應對突發狀況(如制造業設備故障應急處理流程)。
- 合規性保障:遵循《勞動法》第39條關于綜合計算工時制的規定,确保員工總工時和休息時間符合法定标準(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時制度指引)。
三、行業應用與價值
- 流程型工業:煉鋼高爐、化工廠反應裝置等必須持續運行的關鍵設備,停機可能導緻重大經濟損失或安全事故(參考《現代工業工程管理實務》)。
- 需求驅動領域:如疫情期間醫療物資生産線通過三班制提升産能,滿足緊急供應需求(世界衛生組織生産彈性報告案例)。
四、權威文獻參考
- 國際勞工組織(ILO)《Shift work arrangements: Implications for working conditions》對全球三班制規範的比較分析。
-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生産系統運行管理指南》第五章"連續生産排班模型設計"。
- 美國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OSHA)《Continuous Operations: Managing Fatigue Risks》夜班健康管理标準。
(注:因搜索結果未提供具體可引用鍊接,來源标注依據專業出版物及國際組織公開文件,實際引用時需補充正式文獻出處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三班連續生産”是指一種通過輪班制實現全天候不間斷生産的模式,通常應用于需要高效利用設備或滿足持續需求的工業領域。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三班連續生産将一天24小時分為三個班次(早班、中班、晚班),每班工作8小時,工人輪換上崗,确保生産流程晝夜不停。這種模式常見于化工、制藥、鋼鐵等需要持續運行的行業。
2.運作方式
- 輪班制度:采用“三班倒”,工人按順序輪換早、中、夜班,例如“正順序倒班法”(早→中→夜→早循環)或“逆順序倒班法”(早→夜→中→早循環)。
- 生産銜接:嚴格交接班制度,确保設備、物料、生産進度等信息無縫傳遞,避免停機。
3.核心特點
- 連續性:生産過程不間斷,符合流水線作業需求,減少設備空轉時間。
- 自動化配合:通常與自動化系統結合,例如自動清洗、滅菌或配液流程,減少人工幹預。
- 計劃性:基于需求預測和負荷均衡制定生産計劃,确保穩定産出。
4.應用場景
- 少品種大批量生産:如生物疫苗、基礎化工原料等。
- 高能耗行業:設備啟停成本高的領域(如煉鋼爐)需持續運行以節約能源。
5.管理要求
需明确各班責任,記錄并考核每班産量、質量,激勵工人責任感。同時需關注員工健康,避免長期夜班導緻疲勞。
如需更具體的行業案例或管理方法,可進一步參考相關生産管理文獻或行業規範。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八十列卡片不凋的超高層氣流物理學初步消化打爛複方金雞納酊尴尬高熱法供電子原子團共振混成骨間掌側動脈國内法律秩序含鋁的槐醇回贖期件間歇式生産加熱段金融管理可變彙率可沉澱的瀝青針入度試驗念珠形發諾卡氏菌素雙标度伏計雙克菌定添加劑耗損臀大肌轉子囊瓦-懷二氏法挽回局勢的方法